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一、气质类型
(一)传统的四类型说
1.多血质。 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很大,外向,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可塑性最大,容易接受新事物,变化无常,注意力容易转移。
2.胆汁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向,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可塑性较小,急躁,直爽。
3.黏液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向,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比较稳定,忍耐力强,因循守旧,缺乏热情。代表人物林冲。
4.抑郁质。 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向,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代表人物林黛玉、张国荣。
(二)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是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三)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最具代表性)
1.容易型: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环境,接受新事物,心境愉快,对成人的交往反应积极,活动水平中等。让父母有成就感,更多的给孩子给予积极的反馈。
2.困难型:生活没有规律,非常害怕和排斥新事物,心境烦躁不安,反应过度,令父母感到疲劳、沮丧、不自信,并更多的回避自己的孩子。
3.迟缓型:活动水平低,反应弱,逃避新事物新刺激,适应变化慢,引起父母的反应是比较混合的。
(四)巴斯的活动特性说(巴斯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划分)
1.情绪性婴儿:这类婴儿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
2.活动性婴儿:常常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
3.社交性婴儿: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在社交中反应积极积极,与人接触,不喜欢独处。
4.冲动性婴儿:这类婴儿突出表现为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
(五)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1.抑制型: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
2.非抑制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
(六)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1.活泼型:这种类型的婴儿是名副其实的“连哭带斗”的来到人世的,他们常常等不及任何外界自己就开始呼吸和哭闹。
2.安静型:这类型婴儿从出生起就不活跃,他们安静,动作柔和缓慢,很少哭。
3.一般型:这类型婴儿结合前两者之间,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种类型。
二、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气质的特性)
气质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气质是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变化最为缓慢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先天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表现为气质发展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
1.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
大量研究表明,婴儿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俗话说秉性难移,指气质的稳定性。
2.婴儿气质的可变性
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
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气质一方面对儿童生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儿童认知发展、情绪控制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同气质类型的,因而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尽相同。
容易型因而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例如婴儿在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他们内化为自己的希望和规则系统。
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只有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对待这些孩子,全面考虑他们的气质类型,积极采取适合于其特点的措施,才是有效而科学的抚养方式。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
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说明环境并非总是支持某种气质类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