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77236/a249327291fd0edf.jpg)
小满那天,我开车带着孩子们回乡下老家,带他们感受一下风吹麦浪。
车子在乡间小道上缓慢地行驶,四个车窗全都敞开了怀抱,尽情地拥抱夏天的风,沉醉在温暖、灿烂,还带着独特的麦香的金色海洋。你看看这宽阔的麦田吧,一片又一片都是金灿灿的,每当风儿吹来,金色的波浪形线条随风起伏,一层推动一层延绵到远方,就好像徜徉在金色的海洋。
一颗颗绣着青边的金色麦麸包裹着麦粒,挨挨挤挤地围坐在麦秆的顶端,成立一个好看的麦穗。麦粒越长越大,快要把外衣撑破了,麦穗越来越沉,快要把麦秆压弯了。
一阵阵青涩微甜的味道撩拨着味蕾,把我带回了童年的记忆。那时候没有什么零食,麦子就是我们最喜欢的美味了,我们眼巴巴地盯着饱满的麦穗,悄悄地掐一穗,用小手撕开麦麸把大肚子的麦粒填进嘴中,甜甜的清香瞬间满足了味蕾的期待。忍不住掐一束带回家,正好赶上妈妈在做晚饭,她摇着头微笑,把这一束麦穗放到火炉中来回地转动,麦穗在火炉中满满变成了金黄,扎手的麦芒在火光闪烁中化成缕缕香气扑鼻而来。
妈妈把火燎的麦穗放进手心,两个手掌合在一起,只在手心拱起一个小包,她两手反方向转动几下,打开时麦麸已经和麦粒剥离,把嘴巴对着手心一吹,麦麸一片片飘出了手心,只剩下一群光溜溜的小淘气在手心里滚来滚去。孩子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用小手撮一把放进自己嘴里,再撮一把放进妈妈的嘴里,幸福的记忆就此再心中刻下了印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77236/edbec26ab197c65b.jpg)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小满,甚至胜过了过大年。
每年的农历四月底就到了小满节气,也是我的家乡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附件的十里八村有一个盛大的庙会,远方的亲朋好友汇聚一堂,为迎接大丰收置办工具,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小满那天的庙会非常盛大,买东西的摊位从段村一直延伸几公里到了黄店,南边则从赵村一直延伸到马庄。其中一大半是卖农具的,铁打的廉刀摆得整整齐齐,锋利的刀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个个大扫帚像巨人一样靠墙站立,人们背背这个试试,再挥动着那个瞧瞧;现在距离丰收还有十来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挑选和手的工具。
还有一大部分是卖服装的,店主在树干中间扯上粗粗的绳子,挂满花花绿绿的衣服,面前的铺位上则放满了新款的凉鞋,几乎都是半透明的塑料材质,有粉红色的上面扣着一朵漂亮的花朵,有绿色的里面镶上了亮闪闪的银粉。女人总是喜欢美好的东西,刚刚在东家买好一条花裙子,转眼又在西家看中了一款花上衣,北家刚刚买了一双高跟的凉鞋,北家又中意了一对平底的,尽管提了大包小包,还是有些遗憾没有带走更喜欢的东西。
小孩子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吃的东西,庙会上会有很多平时见也见不到的美味,小孩子盯着这么多好吃的忍不住地咽口水。最后总会奈不过小孩子的撒娇纠缠,大方一会,让孩子饱个口福。那时候的好吃的直到几十年后还会再脑海中浮现:鲜红的草莓、紫红的桑葚、冒烟的大冰块、金灿灿的豌豆糕、宝石一样的樱桃都是那么的诱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77236/4a5922f80387f23e.jpg)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小满庙会的记忆仍然很清晰。那时候的农活几乎都是靠人工,没到过来收麦的季节人们脸上古铜色就会加重一层;那时候的服装很便宜,人们除了春节,只有在小满换季的时候才舍得买新衣服;那时候的零食很少,一个拳头大的冰块,我们在袋子的一角扎出针眼大的小孔,可以享受一整天。那时候的时光很幸福,人们没有手机,眼里、心里只有那片麦田和身边的老人孩子。
远远地看到羊群从马路的一端原来越近,我们干脆把车子停在路边,静静地看它们由远及近,再慢慢地像云朵一样飘到天边,渐渐消失在金色的麦浪之间。我们经过主人的允许,掐了一束金色的麦穗,一穗递给孩子们尝尝鲜,剩下的珍藏起来带回家,插在书桌上的花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