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要严格而非粗暴

要严格而非粗暴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23:45 被阅读0次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教养孩子得严格。

不论是父母的身份,还是教师的角色。

一直我都自认为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严格的妈妈。后来,听了不少书,也看了几本,慢慢的不太确定了,我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严格吗?怕是一不留心就滑到了粗暴的窠臼里边了吧。

魏智渊老师说,严格是一种能力,粗暴是一种态度。

仔细一对照,还真是,我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就是粗暴。

评判标准是,总是习惯通过语言或肢体暴力,偶尔还夹杂着失控的状态,目的是向孩子显示自己的权威,迫使孩子必须按自己的要求来,同时还伴随着还洋洋自得的认为这就是严格,是为孩子好。

人最大的悲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读到这一章节时脊背发凉,一个不拉,都中招了。对面坐着老公,我由衷的感慨,咱们俩对待孩子的就是粗暴的态度,背后折射的是缺乏严格的能力。

我挑选出如何做严格父母的部分在此读给老公听:

严格这种能力,包含了责任、专注、坚忍、自律,这种能力的修炼,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一旦踏上了,却也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路。

因为严格不等同于严厉,也不是一味的粗暴。

严格的家长和老师,言语可以温和,态度可以亲切。

严格其实表现在对孩子的发展过程有高度的敏感性并进行高效的干预。

还要严重关切孩子,随时洞察孩子,深刻理解孩子,对孩子有着较高期待。通常情况下,给予及时的指导、协助、激励,必要时也会有控制、制止和纠正。

这种严格其实跟简·尼尔森的“温柔而坚定”有着相同的内核。

严格的父母和老师,其实容易获得孩子的敬重和喜爱,因为这严格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学业成就,助力做人做事方面修炼到更好,最后能够获得足够的自尊和自信。

回望闺女从小到大的教养过程,我就缺乏一以贯之的“温柔而坚定”,一开始是一位的严厉甚至粗暴,后来又有点放任,孩子赶紧“见缝插针”的习得了散漫,到初中之后,放任的后遗症就越发明显了。悔不当初呀!

为人父母是一件技术活,且技术含量极高,不是单凭一腔孤勇之爱,就可以给到孩子更好的教养环境。

要做严格的老师(父母),而非粗暴的。

要做宽严有济的父母(老师),而非溺爱的。

孩子们的未来,我们没办法全程陪伴,也不可能事事参与,但可以做好助跑和加油。在助力加速度的这几年里,要严格,不要粗暴。

这才是真的爱孩子,且“爱”到点子上。

相关文章

  • 严格与粗暴

    原来好的理念藏在形形色色的表象里,各个不同的领域理念也有相通的地方。 书摘: 严格,并不意味着一副灭绝师太脸,一个...

  • 热血只是一时的,平静才是真谛

    守心,守静。 是爱而非暴力。 是平静而非愤怒。 是微风而非烈日。 是温柔而非粗暴。 是激情而非狂热。 是热爱而非疯...

  • 该严格时要严格

    之前经常听同事说,严格是大爱。一直觉得挺有道理,但是一直以为是对合作伙伴的严格要求。直到今天看了《管法》里的一段话...

  • 严格的老师与粗暴的老师

    教师应该是严格的,这是我向来的看法。 严格,并不意味着一副灭绝师太脸,一个严格的老师,可能言语是温和的,态度是亲切...

  • 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

    今天上午十一点九年级学生就离校了,最后一节课我做了一个调研。让学生们以匿名方式,写小纸条给我。主要是向我提...

  • 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

    严格的老师并不意味着一副灭绝师太脸,一个严格的老师,可能言语是温和的,态度是亲切的。严格的本质,是对发展过程(无论...

  • 朋友圈万能语录

    朋友圈万能语录:做人要聪敏,而非聪敏自误;要淡泊,而非淡泊无志;要深沉,而非深沉莫测;要善良,而非善良可欺;要静思...

  • 随笔 | 劝慰自己的成熟

    成熟, 是要适应而非逃避, 是要圆滑而非尖锐, 是要懂得取舍而非恋恋不舍, 是要适可而止而非喋喋不休。 而成熟更重...

  • 要勇敢而非怯懦,要自信而非低沉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开始对30岁有了特别的关注,有些时候甚至有一种倒计时的感觉,至于到了30岁之后又会发生...

  • 我是这样给我的孩子选择兴趣班的

    当我们还没有为人父母时,也曾经为为人父母的别人乱出过一些简单粗暴的育儿主意,要么严格对待,要么放养,该打要打……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严格而非粗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e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