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日,是父亲祭日,两年了。
我取消了之前的工作安排。
也没再让母亲跟着,打算自己去山上,一个人去看看他。
一早送参姐美术课,放下她,我就出发了。
对于各种与离世的人有关的仪式感,我一概是茫然的。
在山脚下的花圈店,我听从那个老迈的店主建议,买了一兜纸质物品,一挂鞭炮,又简单买了些水果,便抬脚向山里走去。
山脚停车处,偶遇一丛桃花桃花已漫山遍野。
不知父亲是否能看得到。
来之前我的心情并不舒朗,甚至很低落,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我一直在管理着自己,告诉自己要成熟一些,要更正向的活着。
其实我打定了主意,想着在点燃纸钱的时候,借题发挥地哭一哭。
可是当我将纸钱点燃,把香插好,却没了想哭的欲望。火很盛,山风也大,我须得时时刻刻提防着火星,莫要被刮到附近的干枝草堆上。
我专注于面前的火堆,脸颊被烘烤得滚烫,我不着急,慢慢地,一样一样地,把纸钱、元宝、冥币……用这种能量转换的方式给父亲送去。
我拿着根木棍,慢慢地拨弄着火堆,内心很平静。
此刻也并不想说什么。平时有挺多时候会突然想起他,想他的时候,那个当下也便说了。
也没有跟他太多交代关于母亲和参姐,我猜他也都知道,估计也都是含笑的。
至于我自己,更加没什么可说的,如今活得一片至简,没有太多惊喜,也无任何委屈。
只到了最后,我蹲在那里,晃悠着木棍……突然觉得其实我真是越来越像他,包括此刻这个十分老农的蹲姿,于是我说了一句:“爸,你要是知道我现在的样子,肯定特别高兴,因为我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你曾经想让我成为的样子。”
说完我自己也笑了——
可不嘛,人生绕了一个大弯,还能回到主流,不容易着呢。
父亲走后,我的人生继续前行,内心反而有了一些在他生前没有的链接——我开始常常对比我与父亲的生命,越来越多的看到很多源头,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小到生活审美趣味。
这让我慢慢更深地认清了我自己。
我铁随我爹,很久以来只是有一个社会人的面具而已,给多少机会,我都不太能是热血强人或专业精英——欲望不够,社会性不够,先声夺人的气势不够,舍我其谁的霸气不够,而懒散劲儿十足十——无论怎么扮演咋咋呼呼状,无论怎么享受热闹人群,无论拔高了多少人对我的期待值,其实自己越来越知道,我有多爱自由和独处,有多怕无趣应酬,有多不适应被突然打扰,有多不愿意说废话。
现在呢,人到中年,父亲离开,母亲有了新黄昏生活,孩子长大,结束已非常不适合的婚姻……我发现了全新的自己真心热爱的工作方向,这不得不说是生命最好的一个礼物了,它让我像个弹性尚存的皮筋似的,一松手,“嗖”的就打回了真正的原形。
从30多年前父母老师跟前的三好儿童,拼死拼活,趾高气昂的走了一个大大的弯路,现在回到稳重中年人的路上——居然还能回来,真是很神奇。
除非真正投入工作全心享受服务于他人,或者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一起磕牙,让我无所顾忌,开心无比。其他时候我变得宅,静,秩序,平和,爱吸收,爱自己,希望向善,不喜聒噪。不过,我也从未后悔浪费了那么些时间去瞎挑战,无限风光在险峰嘛,一个人从没挥霍过自己,或者说从没毁过自己,是不会甘心的。
游离在主流价值之外的阶段慢慢收尾,现在慢慢回来了。认真努力工作,用心教育孩子,踏实学习生活……这不都是非常主流的事情吗?
每个人,都是要从终点回到起点的,怎么变,你都要回到那个最初的你。
而我,从各种迹象看来,正在越来越回到父亲最初悉心教导的轨道上。
还好,我挣得蛮开心,虽不算多,可吃的也不算多。
归途中坐着想了这许多,就像完成了给父亲的“年度总结”。
突然想起无意中看到参姐在课本角落里写下的三个愿望,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可以常常梦到外公。
我猜,爸爸,你也知道。
你的爱,有那么多,都是后来我慢慢在路上,才发现。
你的一生,有我从前看到的苦闷,也有我后来才能体会的深处风景。
我会好好地活,自由的,享受的,始终是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