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这是杨绛先生的随笔集。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想起钱钟书先生在盛年之时写的那本小书《写在人生边上》。后来才知道,钱先生之前还出过《人生边上的边上》,所以这本书叫《走在人生边上》。
我起初了解杨绛先生是在大学的当代文学课上关于称呼的释义。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一位女性,我很好奇为何称之为先生,听了老师解释茅塞顿开,用先生称呼女士专属于清末至开国那段时间,由于“新文化”和“女权”思想的流行,开始追求西化和男女平等,于是不论男女都可称先生,当然一般是对于较有知识或身分的人,而现在已经不会再叫女士为先生,而对一些人的称呼,譬如杨绛先生,还是沿用下来了。这是中国近现代才有的对某些在一个领域(主要是文学、政治等特殊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力的女性的称谓。如宋庆龄先生(国母)、何香凝先生(廖仲恺先生之妻)、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等。
在网上淘书我有爱看封面的嗜好,无意中看到“杨绛先生近影”中老太太静谧的笑容和有力的右手后,没看内容就毫不犹豫决定买一本。最近我越发崇拜、越发信任耄耋老人,一个月前在朋友推荐下看了张春秋先生的京剧《贵妃醉酒》,倾倒于八十岁老太太的“贵”、“醉”、“美”,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在舞台上,看到思路敏捷、谈吐优雅的老人我的景仰之情无法抑止。
书寄到之后挑灯夜读两夜,就大概把书页翻完了,但读懂了吗?我自问,却无法自答。
《走到人生边上》,这是一个多么决然的书名!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都不知道此时的自己是不是走到了人生的边上,所以,有人说要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可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今日既已不可期,那就待明日吧!但一个96岁的老人不会这么想,她在从医院正门回到家后,毅然在纸上写下《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在“自序”末写下“九十六岁的杨绛”,用数篇小文写下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注释。“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我本来歪躺在床上,边听手机里的音乐边翻看这本书,但当我看到这句时,敬畏之心骤起,不自觉地端坐起来,摘掉了耳朵上的耳塞。
我常常会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人人都会想的,“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该怎么度过?”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带进了失望的死胡同,“活着啊,就是混日子吧。”过了一段时间,混乱忙碌,也就没功夫想这么艰深的问题了,再过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又会再次蹦出来,如此循环。我的一个朋友曾告诉我,之所以会时常被这个问题纠缠,是因为没有信仰。
这本书里杨绛先生问了自己许多个问题并一一做了解答,比如人间有神、有鬼吗?人有灵魂吗?“我”是谁,“我”是指“我”的灵魂还是“我”的肉体?天命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站在哲学分析的角度上看这些解答简单浅显,甚至会被认为是主观臆断;站在人性的角度上看这些解答温暖清爽。文中多次提到了孔子、《论语》、《大学》、《中庸》中的片断,透出一个传统学者在思考终极问题时对儒家思想的信赖。
全书我最喜欢的一章是《<论语>趣》。《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因着孔子总是因材施教,从不教条,所以从《论语》来分析孔子弟子的个性,每个弟子的形象都鲜活起来,比如孔子最爱重颜渊、最喜欢子路、最不喜欢宰予;最自负的弟子是子贡,最傲的弟子是子张……这许多结论也许都是夫妇俩茶余饭后所谈,多有趣啊。
老人说话常常一语中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书中第144页的这一句,“镜子里的人,是显而易见的,自己却看不真。一个人的品格——他的精神面貌,就更难捉摸了。大抵自负是怎样的人,就自信为这样的人,就表现为这样的人。他在自欺欺人的同时,也在充分表现自己。这个自己,“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别人眼里,他照见的不就是他表现的自己吗?”镜中人事实上自己的“意中人”,与真正的自己是有几分差异的。
杨绛先生问自己那些问题并不是为了总结人生,而是在思考问题的答案,正如“结束语”的最后一句,“希望在我离开人世之前,还能有所补益。”
放下书,我祈盼老人能更长寿。
最后,用书中的91页“受锻炼的灵魂”一章几句结尾:每个人经过顺人情又合理性的锻炼,就能超脱原先的“小我”而随着灵性良心的指导,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但人的劣根性是顽强的。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可以成为恶劣的刁徒或卑鄙的小人。
以警醒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