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念教养:如何不焦虑、不内耗地与孩子相处》读后感和书摘52/1

《正念教养:如何不焦虑、不内耗地与孩子相处》读后感和书摘52/1

作者: 精简 | 来源:发表于2023-08-06 23:04 被阅读0次

这是徐莉 明淙的作品,通过五个章节五个案例对培养孩子的正念教养,进行实例解析,解决冲突,反转负面局面,和亲子建立积极温暖融洽的健康关系。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孩子们的认知、情绪和人格都受到较大的影响。

我们大脑的结构也会影响到它们。

本书作者徐莉和明淙长期致力于心理咨询工作,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根据大脑的本能大脑、情感大脑与理性大脑三个维度,提出采用“平等思维”和“爱”化解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主张元认知思维养育法中长大的孩子,

书摘:本书的书体是五个丰富有趣的故事。作者将理论与现实故事极富逻辑地结合一起,在展开每一个家庭画卷的同时,也将“自我内核思维”“流动思维”“软性外沿思维”“心域思维”和“平等思维”这五大思维方式展现给读者。

《正念教养:如何不焦虑、不内耗地与孩子相处》

徐莉 明淙

32个笔记

推荐序:亲子沟通的优质范本

>> 认知、情绪和人格

>> 本能大脑、情感大脑与理性大脑三个维度,提出采用“平等思维”和“爱”化解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主张元认知思维养育法中长大的孩子

>> “自我内核思维”“流动思维”“软性外沿思维”“心域思维”和“平等思维”这五大思维方式展现给读者。

>> “真相是最有力量的。”

自序二

>> 如果一件事无法让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感到有价值、快乐和满足

>>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ohn Hurley Flavell)首次提出了“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对其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元认知即对认知本身的认知与调节。”

>> 抱持性环境

>>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AlfredAdler)提出“课题分离”理论,

  第一章 自我内核思维:找到真正属于孩子的内驱力

>> 黑马、白马和骑手代表着人类灵魂的三个层次。

>> 黑马指的是本能灵魂,白马指的是情绪灵魂,骑手指的是理智灵魂

>> 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这是基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提出的理论,与黑马、白马和骑手的概念刚好可以粗略地一一对应。

>> 脑干区域主导我们的本能,可称之为本能脑;边缘系统区域主导我们的情绪,可称之为情绪脑;大脑前额叶区域主导我们的理智,可称之为理智脑。

>> 大脑中的边缘系统,主导着各种情绪,比如害怕、气愤、压抑、喜悦,等等。它也被称为‘哺乳脑’,是猴子等哺乳动物所拥有的情感中枢,是我们比喻中的‘白马’。”

>> 大脑最外圈的区域,是大脑皮层,它的前额叶也就是与“爬行脑”“哺乳脑”相对应的“人类脑”。在苏格拉底的比喻之中,这就是“骑手”的部分

>> 第二章 流动思维:从源头上处理负面情绪

>> 流动思维的核心思想:一切流动的,都会过去。

第三章 软性外沿思维:不伤害孩子也不伤害自己

>> 第三章 软性外沿思维:不伤害孩子也不伤害自己

>> 有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特殊攻击,我们称之为“发泄式攻击”。它来自大脑的本能:通过让别人感受到与自己同样的痛苦来达到被理解的目的。

>> 软性外沿思维的终极状态是内心趋近“一团云”的状态。当人走到云里面的时候,感受不到任何阻碍,当子弹射向云中,直接穿行而过,云不会有丝毫痛苦。

第四章 心域思维:感知、理解和接纳身边的人

>> 不同孩子出于生长过程中与父母不同的相处模式,会发展出不同的依恋关系,大体分为三类:

>> 1.安全依恋(Secure)

>> 2.反抗型依恋(Insecure-Ambivalent)

>> 3.回避型依恋(Insecure-Avoidant)

>> 底层情绪又称为“情绪质量”。它潜藏在表层情绪的下面,就像大海深处的洋流一样,无形无色,但它比表层情绪有更大、更持久的力量。在一个人元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通常很难察觉底层情绪的状态。但当底层情绪和表层情绪不一致时,情绪质量比较杂驳,表层情绪就会呈现得脆弱易变,仿佛有点微小的刺激就足以使它完全崩塌。

>> “路怒症”

>>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能够完全感知、理解和接纳的区域,我将这个区域定义为心域

>> 不同的人心域的范围也不同,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是真实的,是脱离标签和幻想的。

>> 感知

>> 拓宽心域的努力带来的愉悦感、价值感和满足感是非常强烈的

>> 接纳

>> 感知和理解以后,大脑中会自然出现一个主观的判断:我认同、喜欢他或是我不认同、不喜欢他。

>> 流动思维’。在真相当中,一切都是流动的,这是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印证的底层思维

第五章 平等思维:亲子间互动最顺畅的状态

我们认为人世间不存在平等,这可能是由于将‘平等’的概念与‘公平’混同在了一起。确实,我们所在的世界,资源是无法被绝对均分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资源的分配只是一个事件,而一切事件都不是目标,也不是本质,只是我们达成某种心理状态的一个路径而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事实,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中去体验真实的、本质上的‘平等’。

所有的知识点都来自微信读书。

相关文章

  • 21天|杨杨得意组合《让孩子远离焦虑》

    【Day5】今日阅读《让孩子远离焦虑》,P1-P34 001孩子焦虑与恐惧的成因 遗传和家庭教养方式都会造成孩子的...

  • 正念教养

    正念,不仅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模式和态度。 把正念的态度用在教育、养育孩子上,就是正念教养。 注意力、不评判、感知...

  • 《正面管教》

    本书宗旨: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前几天刷抖音,一个采访者问被访者:“ 你是怎样与孩子相处的?” 被访者...

  • [PAGE A DAY]孙洁60/100《不分心》

    时间:10:00-10:20 page:103-105 书摘 [觉知自由] 正念练习将训练我们以新的方式与事物相处...

  • 《如何停止习惯性焦虑?》丨3.如何与焦虑做朋友

    关键词:正念 自驾模式 当我开始抵抗焦虑,就会更焦虑。 不要企图关停它,与焦虑和平共处。 1.正念 正念是一种...

  • 心灵成长系列 -《正念的奇迹》:在生活中修习正念

    《正念的奇迹》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状况和我们的内心的焦虑,大家会用哪些办法消除焦虑?本书告...

  • 用正面管教的方式生活

    《正面管教养育工具》读后感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认真思考过我们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所说所做是为了什么。我们是把孩子...

  • 父母焦虑症

    您是否存在教养焦虑 ―――――――――― 教养焦虑就是父母们因抚养、教育孩子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毫无疑问,教养孩子的...

  • 停止家庭内耗,父母孩子统一目标

    停止家庭内耗,父母孩子统一目标 1.控制个人情绪 在教育孩子和与家庭成员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冲突与矛盾,但我们...

  • 不惊不咋地和孩子相处

    女儿在洗手间叫我:“妈妈,纸巾掉到地上了。”我过去一看,女儿正在上洗手间,把一卷纸巾掉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水,纸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念教养:如何不焦虑、不内耗地与孩子相处》读后感和书摘5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iw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