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清之伤

明清之伤

作者: 山花YM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20:31 被阅读0次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虽不是王国维的原创观点,但确实是借由他被人熟知的。刘勰就曾经在《文心雕龙》中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关乎时序。”其中又以唐诗宋词元曲最被人熟知,元朝文学透露出的抗争性,从元初开始就预示着这个王朝的短暂,从蒙古灭金开始算也不过一百二十多年,从蒙古灭南宋开始算九十八年,然而明朝从政治上来说并没有太大改变。明朝的发号施令的皇帝,有除了恶棍就是草包之说,这也让明代的文学充斥着苦大仇深、放荡恣肆。展开之前,还是先说一下自己对文学与创作的感受。

        我一直觉得文学是一种补偿,是对高贵心灵的补偿。文学从本体上看是一种语言,既然是语言,是工具,就意味着很多人都可以掌握,也意味着很多人都可以用它来当面具,粉饰自身的丑恶,其实我的文学美学趣味是要真,要善的。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透漏着一种时代情绪,人有喜怒哀乐,情绪往往是被外界激发,乐的时候时间过得快,除了优游卒岁的人,其实很少能捕捉到逸兴明快的时刻,在这一点上对李白、欧阳修是佩服的。乐的文学其实不容易写,从接受者来看人的天性就喜欢有一种优越感,乐写得过了就容易挑战这种天性,而悲的文学则使人怜悯、畏惧、震撼,往往书写的是超出常人的。这也是文学作品多写困难、不幸的原因,大概这时候作者才最有创作欲。

        朱元璋这个人,放到人群是千古奇人,放到那群帝王将相里也不逊色,剥皮之刑,杖刑,删《孟子》......刘邦虽也被司马迁写成一个地痞无赖,但我对这个形象是将信将疑的,毕竟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带着对汉朝悲愤的情感。

相关文章

  • 明清之伤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虽不是王国维的原创观点,但确实是借由他被人熟知的。刘勰就曾经在《文心雕龙》中写“文变染...

  • 明清之际人物Ⅱ陈之遴与徐湘苹

    1、明清官僚陈之遴 2、神秀才女徐湘苹 3、《清初流人陈之遴研究》简介 1、明清官僚陈之遴 陈之遴(1605-16...

  • 身之伤

    有温度的群分享Oct 11th 身体之伤 原生家庭之伤可以简单归为以下几种类型:身体之伤、言语之伤、性之伤和情感之...

  • 有疤之伤谓之大 无疤之伤谓之小 实性之疤谓之伤 隐性之疤谓之洞 实可愈 隐无愈

  • 乌夜啼

    无奈独上天台, 夜如漆。 悲伤情怀长恨到明清。 欲忘怀, 却是哀, 伤离愁。 他日天明难忘今宵痛。

  • 明清‖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孙子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从朱元璋手中接掌的明朝,国家统一、政局安定,吏治比较...

  • 阅读摘记

    《学校会伤人》第55—67页 今天阅读的“低估之伤”、“完美主义之伤”、“平庸之伤”,可以分别对照出学校对“问题学...

  • 吾之纯蠢

    青春年少,不知江湖险恶,本以天下情纯之,岂料被伤,避之,难言伤之因,难言伤之处,只求高傲的孤独着。

  • 腰伤之伤

    三日前不知怎样的操作让自己的老腰瞬间使其自由活动成为了一件颇有些痛苦的事,昔日简单轻松的改变姿势竟成为颇有些...

  • 复录群书《玄女经四十九章》

    第三十二篇 缘法 人之病,神之伤,伤之伤,其医也。医无数,其迷也。离也。日益而功时,月缺有圆,生死之换,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清之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jm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