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抄袭必究。
汉语如此美丽,如此神奇。
同样的汉字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境。或浪漫、或深情、或浓烈、或平淡、或快乐、或忧伤。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情,一个词汇,一段文字、一篇文章都能够完美的诠释。
在读三毛的散文《芳邻》时,题目先将我吸引。“芳邻”这个词汇,让我浮想联翩。“邻”字前加上一个“芳”字,让人心中顿生美好之感,就像是“芳心”、“芳龄”、“芳踪”。
但散文《芳邻》中三毛的那些“芳邻”却并非有多美好。三毛与爱人荷西居住在金光大道,最初三毛认为她的邻居们都是沙漠里的财主,因为这些撒哈拉威人不但享受政府的补贴,而且有正当的职业,非但如此还出租房子、养羊、开店,所以他们的收入十分稳定和可观。于是三毛幻想着与这些有钱人做邻居的种种好处,但接下来的日子里却让三毛大跌眼镜。
三毛与荷西第一次被邻居邀请去喝茶,结果两人的鞋子和衣服分别沾上羊粪和口水,并且三毛的水桶和拖把被借去直到黄昏才送回。
三毛和荷西很善良,这些邻居的小孩子们时常来借东西,借走之后总是有去无回。发展到最后这些孩子甚至于开始向三毛要钱,三毛断然拒绝,于是孩子们改为向她讨要泡泡糖。
《芳邻》这篇散文写得如行云流水,同时又给人以轻松幽默之感。接下来的情节十分好笑,邻居的小女孩找到三毛,居然要把一只死骆驼存放到三毛的冰箱里。
三毛与这些邻居们相爱相杀,一次三毛正在厨房研究菜谱,突然一只山羊从天而降,原来是邻居打开了羊圈的门,山羊把三毛家的屋顶当做了山坡。三毛与荷西向这些邻居们理论,对于他们的大喊大叫,邻居们只是抱着山羊微笑着离开。
这些邻居不但借东西,连人她们也要惦记。一个叫蜜娜的女子,时不时打扮的花枝招展出现在荷西的面前,的确,这个地方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三毛虽憎恨这个美丽的“海市蜃楼”,都得知她结婚的消息时,还是送去了一大块布料。
在这里居住,水很珍贵。三毛为了参加骑骆驼比赛,准备洗一次澡来使自己显得更加整洁。正当她打了一身的肥皂要冲洗时,却发现放在天台上的水不翼而飞,后来才知道是被邻居们拿去洗了面口袋。
虽然这些邻居让三毛不堪其扰,但在文章的最后,三毛依然写到:感谢这些邻居,我沙漠的日子被她们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三毛在撒哈拉生活其实是艰苦和拮据的,但三毛的文字里却满是快乐和欣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与荷西在一起,这对神仙眷侣只要能在一起,苦中也充满甜蜜。
这不由让我想起宋朝词人李清照,李清照的前半生可谓是花好月圆,与丈夫赵明诚堪称是才子佳人。因此那时她所创作的诗词是明媚动人的,是柔情蜜意的。但在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的诗词则满是悲怆、凄凉和孤寂。
三毛在荷西因溺水而亡之后,同样是忧伤、痛苦和寂寞的,所有这些情绪都体现在她的文字里。三毛后期的作品让人读来能够感同身受,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总有一种凄凉落寞萦绕于心怀。
这也许就是汉语的魅力,文字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