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6
最近打算写书籍的解读稿,然后就在头脑中挑选我中意的书,从小说开始,所以,没用多久,我就选了一本带给我许多感触和震撼的书,姜戎的《狼图腾》。
事实上,这本书我不止一次地读过,对于其中的某些情节,可以说是记忆犹新,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打算写一篇解读稿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我以为的,对这本书的了解,是主观的、片面的、不成体系的。
如果只是像原来一般,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可能会简单许多,针对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情节,就可以写出洋洋洒洒几千言,但这些东西,毕竟是十分主观的感受,如果是写个人体会感受,那绝对没问题,也许感情色彩浓烈一些更容易感染人。
但我认为书籍的解读不同,它还是需要采取尽量客观的角度,去呈现原书所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即使无法完全撇清解读者的情绪,也要尽可能滴保证客观公正的叙述。
当然,对于书籍的评价,褒贬不一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客观地进行说明和阐述的,但无论如何,故事的架构还应该得是完整的才好。
《狼图腾》这本书,我只能先放下,因为故事宏大的构架,我觉得短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无法真正的搭建起这个让我感动和震撼的场景,为了不破坏,我宁愿先把它放到一边。
这是一份来自内心的敬畏,尽管有许多内蒙插队的知青学者,对于作者所记述的关于狼的故事和种种溢美之词抱有强烈的反对意见,但我仍然相信,姜戎对于狼的这种存在和它所代表的精神,是带着浓烈的情感的,即使是崇拜,也表现的自然而然,不高调、不刻意、不脱离实际。
而我,吸取的教训是,以后看书,还是应该多多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要不一个故事框架,就把我难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