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77910/1a591be1355a33dd.jpg)
觉苦不需要去学,也不用人教,早已根深蒂固,扎根于我们的潜意识、头脑、身体、感受中。它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更是一种惯性。不苦何以为人生?!
更兼着传统佛教中的人生八苦、三界如火宅、六道轮回之苦等等,我们不仅习惯性的思苦、忆苦、怕苦、担忧苦,且早已噬苦成瘾。
那么爱呢?你对爱的觉知有多少?还剩下多少?还是把“爱”只当做了口号、噱头,来标榜粉饰自己,亦或是安慰、鼓励自己,以及这薄凉的人生、人性呢?
说起苦,我们都可以娓娓道来,人生多么艰难、心酸、活着不易,遭遇过多少被不公平对待,被嫌弃,被冷漠,被攻击、被漠视等不被爱的经历。而谈及爱则默然了,回忆思索良久,仿佛爱是如此珍贵的收藏品,以及不能被触碰的柔软。
此外,觉苦还更有其意义,那就是不减损人间福报,还能积累下一世的功德。还有一层意思是自虐,我已经够苦了,不要让我再苦了。或者我已经够苦了,你还要把我怎样的心理。苦,无论是在文献记载里,或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中,都仿佛是一种天经地义,本应如此。我们这一生,被苦浇灌长大的,远比被爱浇灌长大的,多出许多、许多。
既然觉苦已经足够多,也正因为这些苦,开启了人们高于物质生活的精神追求,以及更高层次的灵性生活,那么,我们何不转一下念呢?把习惯性的觉苦,转念为觉爱,那会怎样?直接把觉定位在爱上,被爱一点点滋养,苦就会被一点点稀释、冲淡。既然宇宙是无条件的爱着它的创造物,为什么我们不敢接受、拒绝接受?又何必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下又何曾不是佛国净土呢?
更何况觉苦与觉爱并不矛盾、对立,也根本不存在对与错。都是由“我念”而引发的自我设限。误以为接受爱就是享乐主义、是不劳而获。无始劫以来小我告诉你的都是:爱是需要付出才能得到的;爱是有交换条件的;爱得到还会失去;优秀的人才配得到爱;没有平白无故的爱等等,这些都是头脑中的限制性障碍,而阻碍了我们觉知被爱、被祝福、被喜欢的能力。因此,习惯性思维,一旦经验到苦觉得这是必然,而一旦经验到爱则很忐忑、不安、惶恐,宁可在苦水里游泳,也不肯上岸享受被爱、被照顾,同时还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岸上被眷顾的那个人?
这是不是很奇怪?人们渴望爱,但又害怕爱。因为爱被曲解、扭曲、误解得太深了。我们也太久没有经验到无条件的爱了,而生活在各种爱的限制里、附加条件里、以及苦里。
如果你也意识到了,不妨与我一起,我们把觉知定在爱上,来个一念之转,看看会发生哪些变化?就在日常生活中,去觉知宇宙、自然、家人、关系中的点滴之爱,以及曾经的那些苦,我们换个眼光来看,它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表达呢,只是外包装丑陋一些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77910/28b0633a191c3c66.jpg)
《醒来》
生命就是一趟从沉睡到醒来的旅程
每个人都会在适当的时间
在适当的地点
以适当的方式醒来
只不过每个人醒来的方式不同
醒来所需要的时间不同
有的人需要一年
有的人需要10年20年
有的人需要一辈子
有的人需要无数次的生命轮回
如果爱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痛苦来唤醒你
如果痛苦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更大的痛苦来唤醒你
如果更大的痛苦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失去唤醒你
如果失去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更大的失去唤醒你
包括生命本身
生命会用生命的方式
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无止境的来唤醒你
生命会用生命的体验
在无尽的生死和轮回里
不停息的来唤醒你
直到你醒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77910/286d4df435883ce8.jpg)
我们何不在爱中醒来?何不选择在爱中被唤醒呢?正如老子《道德经》中,先道而后德,先德尔后仁,先仁而后义……最后才是礼,到了礼这里,已经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了。由此可见觉爱的重要性。
觉苦已是常态和习惯,觉爱则是需要训练才能提升。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性的选择觉苦,并噬苦成瘾。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意识的选择觉爱,选择在爱中醒来,而不是退而求其次、被苦唤醒。如果苦还不能唤醒,就只能再退而求其次了,但无需如此!因为生命只有这一件事,就是醒来,早晚都会觉醒,且每个人都已走在觉醒的路上,有些是故作不知,有些是大觉者,来配合演戏的。
用《告别娑婆3:爱未曾遗忘一人》作为收尾,坚信我们是被无条件爱着的。
2020年7月10日 玄览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您的阅读,是我的源动力,分享智慧,收获智慧。感恩您的点赞、打赏,让爱流经,创造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