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在临床上开展以来,缓解了无数病人的痛苦,但是其手术以后的较高的二次复发率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一次手术后纤维环的疤痕愈合也给二次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认为纤维环切开后行缝合固定,无论是对椎体的生物力学稳定以及术后二次复发的预防均有明确作用。但是椎间盘缝合是相当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单纯开窗减压后纤维环位于较深的位置,使用现有的弧形缝合针是没有办法完成缝合操作的,同时,一般纤维环开口的地方均位于神经根后方,不恰当的使用方法很容易导致神经根和硬膜的损伤。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手术痊愈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微创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施行手术的一种新技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因为病灶的位置特殊性,若操作工具的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对周围的神经组织造成二次伤害,影响病人的痊愈;此外还要求缝合过程要快,以尽量减少缝合时间过长给患者带来的其他伤害,然而现有的纤维环缝合工具一般需要在体外进行多次穿线再缝合,而且用于穿置缝线的线缝较小,缝线随缝针进入人体并成功穿孔后两股缝线紧挨,很难辨认缝线的两端,这也给线头的提出操作增加了难度,且只能进行平针缝合,固定范围有限,生物力学强度欠佳。因此需要针对此问题对现有的缝合工具进行改进。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8”字缝合纤维环的缝合装置,包括缝针,缝针包括缝针主体和设置于缝针主体底部的缝钩,缝钩包括定位段和穿刺段,定位段与缝针主体连接,穿刺段与定位段底端连接,且定位段和穿刺段之间呈一定夹角;穿刺段上开设穿线孔,穿刺段内设置穿线通道,穿线通道与穿线孔连通,缝线由穿线孔穿入并通过穿线通道穿入穿刺段并由穿刺段的出口穿出。本专利结构能够针对不同形状的破坏面进行“8”字缝合,提高纤维环切口的缝合速度和伤口缝合稳定性;与现有的装置相比,使用装置可以控制缝合的软组织边缘距离和缝合的深度,操作误差小,手术成功率高。
专利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8”字缝合纤维环的缝合装置,包括缝针,所述缝针包括缝针主体和设置于缝针主体底部的缝钩,所述缝钩包括定位段和穿刺段,所述定位段与所述缝针主体连接,所述穿刺段与所述定位段底端连接,且定位段和穿刺段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穿刺段上开设穿线孔,所述穿刺段内设置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穿线 孔连通,缝线由所述穿线孔穿入并通过穿线通道穿入所述穿刺段并由穿刺段的出口穿出。
进一步地,为便于分离缝线的两端,避免在穿刺后因两端线头紧挨导致的抽错线 头的问题,所述穿线孔置于所述穿刺段两端,所述穿线通道贯穿整个穿刺段。
现有的缝针,缝钩和缝针主体为一体化结构,一旦缝钩损坏,整条缝针即报废,导 致手术平均费用较高;作为优选方案,本装置采用缝针主体和缝钩为分体式结构,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手术中损坏的缝钩可以及时更新,而手柄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手术成本。
实施例1:一种可“8”字缝合纤维环的缝合装置,包括缝针和夹线器,所述缝针包括缝针主体1和设置于缝针主体底部的第一缝钩21,缝针主体1和第一缝钩21为分体式结构,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缝钩21包括第一定位段31和第一穿刺段41,所述第一定 位段31与缝针主体1连接,第一穿刺段41与第一定位段31底端连接;第一穿刺段41的尾端开设穿线孔,第一穿刺段41内设置穿线通道,穿线通道与穿线孔5连通,缝线由穿线孔5穿入并通过穿线通道穿入第一穿刺段4并由第一穿刺段的出口穿出;缝针主体1包括手持端和衔钩 端,所述手持端呈梯形圆柱状,长度为100mm、顶部直径为30mm;直径从与所述衔钩端连接处 收缩,所述衔钩端顶部直径为6mm,底部直经为3.5mm,长度为160mm;所述缝针主体和第一缝 钩21通过螺纹相互配合连接,第一缝钩21顶部开设螺纹10,缝针主体1通过螺纹配合套接于 第一缝钩21顶部,螺纹孔深度为4mm;第一定位段31与缝针主体1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定 位段31和穿刺段41之间呈30°夹角,第一定位段31长度为15mm,第一穿刺段41长度为12mm; 穿线孔5内径为0.5mm、穿线通道的内径均为0.4mm,缝针主体顶端设置方向指示箭头11,指 示箭头的指向用于指示所述缝钩的弯钩侧。
夹线器包括第一夹片6和第二夹片7,第一夹片6和第二夹片7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手持部位和夹持端,手持部位和夹持端通过圆弧过渡段8连接为一整体,使手持部位和夹持端错开一定的角度,避免视线遮挡导致的操作误差等问题;第一夹片6和第二夹片7的顶部连接,用于手持操作,尾部为夹持端,夹持端设置一组夹齿9,夹齿9与夹片呈90°夹角,形成平齿结构。
采用本装置进行纤维环“8”字缝合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缝钩安装在缝针主体上,将第一根缝线的线头A穿入缝钩的穿刺段内, 并穿出少许;然后将缝针带线对纤维环开口的一侧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由夹线器辨认和夹紧线头A并抽出,缝针无需推出,携带线头B转动180°进行第二针穿刺,穿刺完成后用夹线 器夹持端辨认待抽出的缝线段,并由夹线器的平齿轻轻夹住缝线,(此时待抽出的缝线段位于夹线器夹持端的平齿内G区域,抽出过程中缝线与平齿间可相互滑动),之后抽出缝线的线头B;然后将缝针推出;
(2)将第二根缝线的线头C穿入缝钩的穿刺段内,然后将缝针带线对纤维环开口的一侧进行第三针穿刺,第三针穿刺位置与第一次穿针位置处于纤维环切口同一侧的不同位置,穿刺成功后由夹线器辨认和夹紧线头C并抽出,缝针无需推出,携带线头D转动180°进行 第四针穿刺,穿刺完成后用夹线器夹持端辨认待抽出的缝线段,并由夹线器的平齿轻轻夹住缝线,(此时待抽出的缝线段位于夹线器夹持端的平齿内G区域,抽出过程中缝线与平齿间可相互滑动),之后抽出缝线的线头D;然后将缝针推出;
(3)将线头A和缝线头D打结并剪去多余部分,将线头B和缝线头C打结并剪去多余部分,完成“8”字缝合。
实施例2:一种可“8”字缝合纤维环的缝合装置,包括缝针和夹线器,所述缝针包括缝针主体1和设置于缝针主体底部的第一缝钩21,还设有第一缝钩21的替换装第二缝钩22; 本实施例中第一缝钩21、夹线器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第二缝钩22与第一缝钩21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第二缝钩22的第二穿刺段42的底部开设抽线条缝,该抽线条缝与第二穿刺 段42的穿线通道连通,抽线条缝的宽度小于缝线自然状态下的内径;且第二缝钩22的第二穿刺段42与第二定位段32之间呈150°夹角;第二缝钩22同样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于缝针主 体1上。本实施例中的缝线采用具有弹性和韧性的尼龙线,自然状态下缝线内径为0.3mm,抽线条缝的宽度为缝线内径的90%,即0.27mm,该抽线条缝的宽度不仅可以协助穿刺完成后的缝针与缝线分离,还可以防止在穿刺过程中缝线从抽线条缝中脱落;
采用本装置进行纤维环“8”字缝合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缝钩固定于缝针主体上,将缝线的线头A穿入缝钩内对纤维环切口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由夹线器辨认和夹紧线头A并抽出,缝针无需推出,携带线头B转动180°进行第二针穿刺,穿刺完成后用夹线器夹持端辨认待抽出的缝线段,并由夹线器的平齿轻轻 夹住缝线,(此时待抽出的缝线段位于夹线器夹持端的平齿内G区域,抽出过程中缝线与平齿间可相互滑动),之后抽出线的线头B;然后将缝针推出;
(2)将第二缝钩固定于缝针主体上,将线头B穿入穿刺段内,对纤维环切口进行第三针穿刺,第三针的穿刺点与第一针的穿刺点位于同侧纤维环切口的不同位置,穿刺方向由切口外侧向内穿刺,穿刺完成后用夹线器辨认线头B并抽出,将穿刺段从穿刺孔中退出,操作者手持线头B以及体外的缝线点C将缝针上提,将缝线通过抽线条缝与缝针分离,然后退出缝针;
(3)再次将第一缝钩固定于缝针主体上,将线头B反向穿入穿刺段内,对纤维环切口进行第四针穿刺,第四针的穿刺点与第二针的穿刺点位于同侧纤维环切口的不同位置,并位于第三针的对侧,穿刺方向由切口内侧向外穿刺,穿刺完成后用夹线器辨认线头B并抽出;
(4)将线头A和线头B打结并减去多余部分,完成“8”字缝合。
本过程中,两根缝钩配套使用,仅需一根缝线即可完成牢固“8”字缝合。
专利优势
1、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操作,能够针对不同形状的破坏面进行缝合,能搭配微创手术使用,操作过程均在操作者的视野范围内,过程安全可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纤维环缝合过程不可视所导致的各种问题;
2、采用本装置进行缝合时,因缝线的两端距离较远,更便于线头的辨认和抽出,有助于减少缝合时间,提高缝合效率;
3、使用本装置缝合时可实现纤维环切口的“8”字缝合,扩大缝合范围,提高缝合后伤口的抗张强度,提高纤维环切口的缝合速度和伤口缝合稳定性,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4、本装置中提供的夹线器,符合人体力学结构特征,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的视线遮挡问题,夹齿的设计防止线头在抽出过程中出现滑落与夹线器分离导致缝合耗时较长的问题。
5、与现有的装置相比,使用装置可以控制缝合的软组织边缘距离和缝合的深度;同时还可以克服软组织之间的空隙。
6、本装置结构合理,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操作误差小,手术成功率高。
产品样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应用科室或临床需求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的纤维环缝合装置。
商业价值评估
本专利经32家医院,共36名评估专家对其进行了临床价值评估,认为该专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壁垒,当前市场存在少量竞品,因此预期有较好的市场机会。依据市场可接受的价格和保守的市场份额估计,建议市场零售价500~1000元。该产品转化后进入市场预期盈利空间较大。厂家操作好该产品需要依靠成熟的渠道能力以及对该产品进行更好的价值挖掘,更详细多维度的临床价值评估报告可以在确定合作后,由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第三方评价中心提供。
专利保护及设计
该专利已授权,保护效果切实有效,我们也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进行专利攻防,全面确保产品不被仿制。
招募合作
医创星是国内专注于医疗创新能力培养和医疗专利培育、专利申报、专利保护和专利孵化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平台立足于构建医疗专利产业链,源源不断地发现好项目并转化,助推诊疗手段和器械创新。
欢迎你加入医创星,与我们一道在医学专利转化事业中做出一个广阔的共赢发展空间。
联系方式
电话:400-9262-500
手机:18502565898(胡先生)
微信:17366020122(南医大转化院专利评估助理)
二维码:南医大转化院专利评估助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