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谈谈真实

想谈谈真实

作者: 米亚的地下铁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0:55 被阅读0次

         

    想谈谈真实

            两个白天多一个晚上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感慨实多。

            文字应该是有味道的。哪怕此前不了解这本书、这位作家,然而随手翻几页就知道这是出自某位民国大家之手。那个年代的文字和语言有独特的烙印,使人几近一眼便能识辨。文字至简、清明,不假辞藻。柴静在《看见》中提到,配音时最后一遍去掉了所有华丽装饰的配音才是感觉对的;指导实习生写稿时去掉了所有的形容词,还原事物最为本真的东西。这道理大抵是相通的吧。

            在“我们仨走散了”这一章节,先生欠详细地记述了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生病住院、女儿去世的日子。先生仿佛制造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一做就是数年。梦沉重而真实,幕幕锥心,字字泣血。就这样随着先生一同,心被阵阵牵扯着,然后像沾了泥的杨花不断地下沉下沉,沉重得飞不起来。因此甚至想多次作罢、放弃这本书,不忍地继续读下去。先生送了一程又一程,离别拉得更长,“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直到钱瑗去世,“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顿时捶胸顿足,继而泪目。

            有人说,这位百岁老人少了对生活的热忱,积累的是生活的霾。那种伤感不想滔滔大雨,却更像持久连绵的阴霾天,像直不起腰来过低的天花板。这是来自百岁的寒气,年轻稚嫩的生命经受不起。

            于此,我并不认同。我想谈一下对我觉得生活应该持有的态度。

            记得先生去世时,网上广泛流传她的《一百岁感言》,尤其其中的一段快刷屏了那段时间的朋友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然当时的我并不觉得这是出于先生之笔,到底浓得化不开的鸡汤味,后来证实了我的观点)我想,之所以这段话动人,更多的是更多的人觉得这是一位百岁老人经历了岁月的沉浮、时境的变迁,把生命看得通透后的人淡如菊和心如止水。然而,总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不对。

            昨晚的《奇葩大会》一位职业情绪摄影师大王分享的观点“悲伤是需要被看见的”,恰如其分地戳中了心底的某一块柔软的地方。诚然,这个社会太崇尚正能量了,每个人都是一副刀枪不入、岁月静好的样子,每个人都是“愿岁月温柔以待”。然而,我认为总是推崇正能量本身就是负能量。每个人都被要求(或者说身不由己)掩饰自己悲伤的情绪,一点一点吞噬自己的悲伤直至被消化,好像如此才能被称为才能被称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才能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如此才能被人称赞上一句“坚强”或者“从容”。你们说,这叫做成熟,我说,这是病态。

            笑着说自己的开心,哭着说自己的悲伤,让暖阳仍是那暖阳,让冷雨仍是那冷雨。让情绪正常,正常地表达、宣泄、变化,这样才能一个正常的人吧。允许情绪自由表达,不要羡慕嫉妒别人的快乐,不要批评厌恶别人的悲伤,这样才是一个真实而正常的社会吧。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先生着墨于青年时代的求学至女儿丈夫相继去世这几十载的光阴,真实平和。不管是日常的琐事,还是梦境中的挣扎:不管是令人艳羡的好时光,还是不堪回首的苦日子,都是了了几笔即过的感觉,这就是平静。爱女钱瑗和丈夫钱钟书去世后,这位百岁老人坦言道“还在寻觅归途”,做了一个幸福的拾荒者,这也是真实。

            我想,人的一生就应该这样真实地活着。

            以上。不喜勿喷。

            后记:

          《我们仨》同时引起了我对亲情和家庭定位的思考,也许终有一天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董卿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终究有一别,就让我们一起怀着倒计时的那种心态,珍惜在一起的日子,这是一个空缺,更是一个圆满。

            应该如此吧。

                                                    2018年3月2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谈谈真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pj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