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听书笔记10 ▏一代英豪身上的硬伤

听书笔记10 ▏一代英豪身上的硬伤

作者: 布衣向儒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20:56 被阅读0次

公元1140年,金军南下,岳飞率兵抗击。赵构给岳飞写了封亲笔信:金军作战全部交给你了,我啥也不管。

岳飞动身前也给赵老板一封回信,赵构拆开一看傻眼了,信中道:“赵总,你要是不立太子,我实在没什么信心啊。”

很显然,岳飞是打算把宝押在太子身上了,可问题是这也太伤人了,也太明目张胆了。如果你是赵构,你咽的下这口气吗?如果你是秦桧,你发觉岳飞和太子穿一条裤子,你能睡得着吗?

说归说,做归做。在打金兀术这件事上,岳飞还是很专业的。岳家军铁骑大破金兀术“拐子马”,把金兀术打的亲妈都不认识了。

岳家军张驱直入朱仙镇,飞鼓舞士气,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也注定成为岳家军最后的荣耀。

搂草打兔子,岳飞忽发奇想,何不借机把把被金人绑架的宋徽宗、宋钦宗给接回来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老板的父兄解救回家,不仅是岳飞的一番好意,洗刷国家的耻辱,更是他一心抗金,报效朝廷的动力。可惜他没有设身处地站在老板的角度想问题:“把我爹我哥接回来,你把我放什么位置?”管不住自己的耿直秉性,自以为是自作主张,他又插手人家的家事了,而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

秦桧也明白,如果金兀术彻底败了,金人彻底输了,那么自己也终将失去存在的价值。让他惊喜的是,他发现赵构偏安一隅,早就失去了收复中原的野心。

该发生的,终归是要发生的。正当岳飞准备跨过黄河北进时,朝廷那边突然来了十二道金牌,让岳飞回京复命。

岳飞知道君命不可违,悲愤说道:“十年的努力,毁弃于一旦。”正如歌词写的那样:马蹄南去,人北望,心似黄河水茫茫。

权力的天平,彻底倒向了秦桧。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莫须有”之名,被杀于风波亭。

关于元凶,有人说是秦桧,其实宋史说的很明确: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

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赵构。

公元1179年,岳飞生前看好的太子,也就是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封岳飞谥号为武穆。这一天来的太晚了,距离岳飞罹难已经过去37年。

自古以来,但凡君子都是刚直不阿,直言不讳的风格。反之,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根本就不符合君子的人设。

岳飞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做人难道一定非要刚直不阿吗?

未必,老子其实说过这么一句话:大直若屈,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对此,鬼谷子表示深以为然,比如他说:为直者,积于曲也。

曲则全,枉则直,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管何时何地都应该做到内心方正,外表圆润。

正如古人说的委曲求全一样。什么是曲?其实就是学会拐弯,懂得圆融,如此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生之路,崎岖不平,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人生道路在前进时候总有拐弯的地方。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路不通时,选择拐弯。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人生要圆融,该收敛时收敛,该隐忍时隐忍,径路窄处,对人对事留有三分余地,留一步与人。

我们的人生都会有逆境,有时候我们不妨试着拐弯,圆融处世,或许你会发现:

呀!原来这里还有条路!

否则,任您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还不是熬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笔记10 ▏一代英豪身上的硬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rq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