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忸怩的文化人

忸怩的文化人

作者: 汪汪的喵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18:31 被阅读0次

《游荡集》--读后感

读这本书实在有点巧合,微信读书不知怎的在首页给推荐了它。正赶上当时对许知远产生了点兴趣(那周正在追一档节目),便加入了书架直到开始读。

其实在那档节目之前我对作者的认识几乎等于零。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就是在吐槽大会上。那期我对他印象颇佳,那种知识分子因久经学术训练而机警深刻的头脑不经意间所制造的幽默感,一直以来都是我向往和崇拜的。当然后面几期他的表现也不错,但都不如第一次留下的印象深(可能初次印象分打的太高,后面有些平常淡了)。然后又了解到他主持的十三邀等其他节目,对他印象总体还算不错——复杂深刻的中年知识分子,我概作如是观。

所以对本书还是抱有一些期待,至少期待在精神和观点表达上能给我带来一些不同的深刻体验吧。全书读下来断断续续花了3周多时间。虽然时间不短,但其中体验却不是因为满足而刻意延长。甚至说在其中有些煎熬一度想放弃(书的表现与期待大相径庭)。想放弃的原因最重要的两点:1.里面故作深刻的表演太直接。几乎每一个长句都包含了前后对照却矛盾的词组和表达方式(用我喜欢的一个词叫:拧巴)。总感觉写书的时候,他背后站着一个监督手里拿着长棍时刻提醒:不能这样写,要这样才符合知识分子的味道....里面表现出的各种矛盾,前面刚说的话后面马上就忘。好像这才是深刻思辨精神的表现(时刻警惕的自我否定?);2.在一些观点和论据上总喜欢夹带私货(这点在讲城市篇章里,马来西亚和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经常没有充分证据(至少能明确援引些资料)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记忆和观点作直接举证,然后由此再引出他关于这个话题的一大段矛盾解释。不过这点算作个人写作偏好也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说初识许知远,是一次欢乐聚会中巧合之遇。那这次便是山间朦朦细雨中,促膝交谈的不欢而散。

但好在我现在对各种观点还算宽容,都是可接受的。所以才有了现在这篇读后感。说来其实这篇读后感更像是读完一本书后的愧疚之感,并不针对这本《游荡集》所包含特定内容。但有一点我认为书表达得还挺恰当。就是游荡的感觉。全书确有一种四处飘荡、居无安定、飘渺自散的气质。所以才说是山间朦朦细雨中的味道。除此外,感觉到他对社会精神有一种焦虑,是他经历了90年代求学到现在功成名就后慢慢积攒的一种负面和庞杂情绪。本书里借一些话题(城市、历史、发展、友情)特定表达,但没有展示细节。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凌晨失眠。突然想到关于这本书还得写点东西,要不总觉得被他折磨的这些时间太隐忍煎熬了,一定得来点反抗。大体上,这就是到目前对本书的一些感受吧。可能今后有机会再读时会有不同感受,也未可知。

相关文章

  • 忸怩的文化人

    《游荡集》--读后感 读这本书实在有点巧合,微信读书不知怎的在首页给推荐了它。正赶上当时对许知远产生了点兴趣(那周...

  • 堆肥|忸怩的友情

    只不过一起合唱《朋友》《姐妹》歌曲,都不敢互相看对方表示这些年,这些日子的相处对对方的情谊。 为什么我会不好意思忸...

  • 忸怩作态

    因为曾经是美女,所以多了些孤芳自赏的习气。但是现在是个大胖子,怎么说也是个女汉子,原来郁积在心里的情绪就都丢开吧

  • 【余秋雨·中国文化课】三种文化人格:

    1.慷慨激昂型的文化人格。 2.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 3.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 第一种文化人格的代表是建安时期...

  • 娇柔造作和忸怩作态

    简书中从不缺少这一类作家,相较而言文盲更加可爱,因为文盲从来不会拿肉麻当有趣。 人以群分,这一类人还特喜欢扎堆抱团...

  • 青书艺文学网:中国十佳青星文化人物

    青书艺文学网:中国十佳青星文化人物 中国十佳青星文化人物 中国十佳青星文化人物评选 中国十佳青星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开...

  • 孤独是什么?(2)

    轻轻的, 抱住了自己; 慢慢的, 松开了自己; 犹如知羞草的忸怩。

  • 擂主

    诗书腹中藏, 强手如林强。 小鹿怀中揣, 忸怩一娇娘。

  • 文学,你为什么变的那么忸怩?

    较大部份人知道要尊重文学,一部分人看重文学,较小部分人热爱文学......被社会广泛的认同的文学被人们挂上了...

  • 第七十五页,做个文化人

    读书人是不是文化人?读什么书的人是文化人,相应的学什么专业的人是文化人?在这个大环境下,书籍真是足够丰富,能够触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忸怩的文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sb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