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效应
这个效应,指在热闹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可以排除周围的吵杂,专注地和眼前吸引自己的人交谈,并且容易听到熟人的声音。尤其当别人叫你的名字时,更会立马警觉起来,不由自主地会朝某个方向看去。似乎我们的耳朵能够过滤声音!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成为学生在底下交头接耳的“背景音乐”呢?
首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在课堂上可以个别提问,因为每个人的名字都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符号。
融入这个班级,和学生成为“熟人”,熟人的声音是更容易被听到的,因为熟悉的信息会激活人记忆中的板块。
最后,教师要利用好与学生本身有关、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推进课堂。
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
《伊索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时说,“这葡萄肯定是酸的,还不如吃我家里的柠檬呢,那还有点甜味。”
狐狸遇到“失败与挫折”后,以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来让自己的内心平衡。这种心理很常见,比如阿Q精神,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安慰的虚幻胜利来缓解自我压力的方式。
在教育工作中,积极的精神胜利法是可以适当使用的,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补偿。不要总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也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
头脑风暴效应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方法,指不同的人集中在一起,相互设想、碰撞,来得到新创造、新构思。
对于我们而言,在班级讨论、探究学习、合作等活动中,头脑风暴都是一个激发创造力的好办法。
但是要注意,在头脑风暴中,最重要的是产生观点,而评价观点的工作最好到最后在做,否则就会影响观点的输出。
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是指在治疗中提供没有药物作用的安慰剂,却造成了症状的减轻或者病情好转的现象。
研究人员认为安慰剂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生理反应,一种是因为认知假设,是患者期待药物起作用的心理激发了生理反应;二是条件反应假设,是患者所处的医疗环境引起了条件反射。
在教育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使这种效用发挥作用。可以利用“权威”带来的安慰剂效应,比如,用一些所谓权威的测评来给学生一些虚拟的,带有鼓励性质的结论来给学生一些自信。
第十名现象
据调查,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而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这种现象就是第十名现象。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天下英才未必各个都是状元。这需要每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充分了解孩子的智力特点去实行个性化教育与发展多元化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