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发现自己含辛茹苦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却并不领情。这究竟是为什么?
心理学家哈洛曾做过一个著名的依恋实验。他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第一个假猴妈妈是用铁丝编成的,另一种套上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毛绒布的猴妈妈。实验时,把它们和刚刚出生的小猴放进一个笼子里,观察它究竟喜欢里面的铁丝妈妈还是布妈妈?
结果,猴子们都会选择那个柔软的布妈妈,哪怕把奶瓶放在铁丝妈妈的身上,小猴也并不愿意在铁丝妈妈身边多呆,只在感觉饿时才跑去吃奶,其余时间都依偎在布妈妈的怀里。
由这个实验可见,父母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的不应仅是食物,也应包括爱抚、赞许和爱。这无疑需要忙碌的父母引起重视: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爱?自己究竟给了孩子什么?
是温暖的拥抱、肯定的微笑、善意的提醒、无条件的理解,还是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提款机?就像小猴不喜欢只提供食物的“铁丝妈妈”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冷冰冰的提供物质的父母。
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师,我们都不要吝啬如同“布妈妈“的那份柔软和温暖,也许你举手投足的那一份温暖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说到温暖和柔软,通常还会想到“南风效应”。这出自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一上来就拼命刮,凛凛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却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格外温暖,人们开始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感化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要强于暴风骤雨。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赢得比赛,就是因为她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称为南风效应。
其实教育也是这样。在教育过程中,不强力,不对抗,走温和柔性的路线,往往能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让孩子卸下“盔甲”,敞开心扉。尤其是在处理“后进生”问题上。这些学生往往个性较强,采取强制的“北风”做法往往会激发他们的抗拒心理。一旦与你对着干,那后面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下去。
这类学生,更需要我们要用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去感化他们。注重在那些能促使学生转变的“闪光点”上运用“南风效应”,如做了一件好事,某次考试取得了进步,或有某些特长。这些“亮点”往往就是转变一个学生的契机,抓住这一瞬间及时吹入“南风”,就能水到渠成,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