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书已经看完了,我也会觉得舍不得放回书架或着还回图书馆,故意的床头窗台边放一放,就像约了朋友是谈事情的,事情谈完还是想再陪朋友坐一会儿。于是一边笑自己真是“多情应笑我”,一边随手再翻翻,最后的这一次,不是为人物,不是为情节,是为了那些句子。就像是知道马上要从大海返航,知道带不走风,带不走浪,带不走海上日出,带不走怒涛卷霜雪,带不走万里送潮归,于是想随手捡几枚贝壳。
比如从书中打捞起这句话“他们的朋友,不仅给他提供了可讽刺的长相和性格,而且提供了可讽刺的作品。”这是说可怜的作家,因为有作品,赖也赖不掉,于是就比别的人更多了一种被讽刺的东西。这句话有作家本尊在自家书里说出来,不小心看过去也就罢了,路过注意到了,一想,还真是真么回事,忍住不笑也需要本领的。
“出格的言语是风趣的精髓。”这句话对应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那些语出惊人死不休的标题,是不是无比绝妙。“多少人对作家比对他们的作品更感兴趣,对画家比对他们的画作更感兴趣。哈哈,我们更感兴趣的自然是林徽因的爱情和婚姻,她的诗,她的建筑设计稿,谁知道。萧红?大家更多在议论她带着前一个男友的孩子嫁给另一个人,《呼兰河传》的好处,和价值,知道萧红的八卦已经可以冒充有学问,谁要读《呼兰河传》?
“他们见面很冷淡,分手时如释重负。”应酬的尬聊和饭局的疲惫后,听到这段话是不是如遇知音。这些话说的是书里人,怎么可能只是说里人,这分明是我们。
作者想说人物很平凡就说像一副地毯上的人物图案。这种比喻是怎么想起来的,作为背景色的人物和图案一般一个色调,一点也不突出。于是就用来说泯然与众的人。
上一种是带着一双犀利的眼睛,智者乐水的类型,再来看另外一种。比如:“创作就是这点难,好不容易零零星星积聚些微灵感,慕然抬头,却发觉前人早已将之发扬光大,做得好过千倍。”想到上一次龙应台说完写什么,忽然发现韩非子早在那么多年前已经说过。“爱,可燃烧,或存在。但不会两者并存。”这种话谁读了都不由得再说一遍。然后就默默读着,沉吟。“我们构造如此相似,冷感,善忘,顽强,丢下痛楚,跌倒再来。”只是想轻轻呼:“是啊,我们,我也是一样的,不然活着更加艰难”
天天孤苦寂寞的写写写写,没疯掉已经很好啦。人们赚的不过是生计,赔上的却是生命。哎!每一个自己挣来自己的一日三餐,加水费电费煤气费的人都对这句话有共鸣吧,每一个飞奔着去赶车赶飞机的日子,每一个在风雨里辗转的时刻,每一个在深夜里准备明天资料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不过是为了生计,赔上的却是性命。”看看新闻里那些因为工作压力,落差什么的,支撑不下去的人,更加感慨,看!有人竟然是真的陪上性命了。
现实的悲剧正在这里,没有人真正企图做个坏人。可是身不由己伤害了别人。不说别人,我们自己,谁又是坏人?可是,我们真的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吗?总是有一些话,在你措不及防的时候,闯进内心,让人忍不住热泪激荡着心。
以上那些蓝色字体的话的话,也不过是我从刚刚合上的那本《月亮与六便士》以及从图书馆随手拿出来的那本亦舒的小说已经准备换过去《迷迭香》里看来的。一本书,是被这些句子丰满起来的,就像一棵树,只有树干,不影响高度,可是,没有树叶,又拿什么随风舞婆娑。这些句子就像是一棵树带着生命力的树叶。
看一本书,有时候我也有一点儿自己的看法,但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有,有时候有一些观点,但也也不是所有的时候,有时候有心得,但也不是所有的时候,更多的时候,那是文字,这是我,我也许只不过是瞧了瞧里边不同的市井人情,或者看看了人们不同的说话方式,或者仅仅是一个故事打开了一段开头想知道一个结尾,或者仅仅是对某一段时间的一段往事比较感兴趣,于是陪作者慢慢回忆,甚至有时候,我与手里这本书也不过是“相看两不厌”,仅仅只是想看看书而已,就像遇到水,我可以不把它归类,不去管它是江河还是湖泊,我也可以不去判断水质,我也可以选择只是在水边感觉一下水的清凉,摸一摸水草,或者逗一逗鱼虾,那也是欣赏一处水。
书对我而言也是这样的,不说书的观点,书里的人物,作者的立意,人物的完成什么的,只这些句子本身已经让我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或者落雨的黄昏,我更愿意陪着我的是它们,是文字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