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前朝《左传》与《国语》,《史记》是我国第三部历史典籍.它以人物传记去记载历史事件.所以,也有人称《史记》为我国第一部传记史书.诸如《项羽本记》、《魏公子列传》等.书中文字精炼,笔法奥妙,象采访报导似的有趣.世人对此书十分赏识,近代文豪鲁迅评价:“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出身史学世家,年幼苦学,少年即游历天下.长大承父业任职太史令.后因为李陵事件辩护而得罪了朝廷,被处以宫刑并判坐牢.天降横祸,司马迁痛不欲生. 出狱后,他忍屈负重,发愤写完《史记》.
司马迁抛弃个人恩怨,严肃认真又事实求是地治学.他的文笔犀利,令当时及后世激赏.唐朝柳宗元这么说:"退之所敬者,司马迁、杨雄."清朝曾国藩如此讲:"自汉以来,为文者莫善于司马迁."的确,在他的文章里,出现很多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由此可见一斑.
从《李将军列传》一页,可傍证他的公正.这篇文章记载汉名将李广及其子孙三代,抗击匈奴的事迹. 李广之孙李陵和司马迁同朝为官. 熟知李陵善骑射,爱护兵士,屡立战功.仅此一次带五千骑深入敌后,匈奴调动八万精锐围剿.双方激战八天八夜,因粮尽援绝,李陵部被迫投降.就此事件,司马迁为之辩解,认为迫于无奈而降,功可补过. 后来,证实李陵不仅率兵投敌, 还做了单于的附马,也曾劝降过苏武. 司马迁如实记载,无半点不服.
尊重历史是做人的原则.历史有个人的;有家族的;有地方的;更有国家的.都不允许否认或篡改.比如,个人的长相和姓名来自父毋的给予,有些人竭力去整容,更改名字,不甘承认.幸好大部份尊重自己的背景,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即使受到国家的不公对待,亦不因私仇去做汉奸.自绝于自己的祖宗.
而国家的历史,谁也不能歪曲.例如英国霸占香港百年,不情愿也要归还给中国人民.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年轻的一代不以为意,不知历史之耻和恨.与英国相比较,日本还来争钓鱼岛,一下子激怒了中华民族. 联想起《中山狼传》的故事,文章批评了东郭先生敌友不分,险些被狼吃掉.寓言喻理: 狼的本性吃人,不可以交朋友,引狼入室终害己.
唯日本是世界上最不可信的民族. 因为他们否认自己的历史,并篡改以教后代.道德的风气邪恶,善教死士忠国.可恨东洋狼,连南京大屠杀也不认罪忏悔. 历史告诉我们:日本是中华民族的世仇宿敌.不可忘记甲午海战; 不可忘七七芦沟桥的枪声;不可忘记八年血债;更要记着今日之挑衅对峙.....
读史最有益, 因为,一切发生过的事件都有了结局, 使人看得透彻而作为借鉴. 居安思危,莫养狼肥而食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