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708/e1b0e7b5575fc010.jpg)
今天早上,我读到的《远处的青山》这本散文集中的一篇,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写的《这是我的祖国》。
作者简介
普列姆昌德(1880-1936),印度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北方邦贝拿勒斯,长期以教师为职业,一生辛勤写作、中长篇小说十五部、短篇小说集二十多部。他的散文也很有影响、朴实无华、内容充实、与他的小说风格比较接近。
《这是我的祖国》写得很有沧桑感,表达了一个普通人对祖国这一概念的心怀和情感。
作者是在60年前离开祖国印度前往美国的(那时印度还没有并入英国版图)。回到家乡时,物是人非。他已经90岁高龄的老人了。
他回乡的心情一路跌宕起伏。开始是失望,转而兴奋,再是悲伤,转而兴奋,最后是热爱和平和。
当他归来走下轮船,看到孟买乱糟糟的环境时,不禁感叹:这不是他印象中的可爱的印度。这是美国,这是英国,这是另一个国家。
当火车越接近生他养他的小村庄时,他越兴奋。他家的草屋此时已变成了土堆。他想借宿一晚,却被村民接二连三地拒绝了,建议他去别处找地方。他失望了。他感叹,这里已不是他可爱又好客的国家了。
当夜幕降临,何去何从,他坐在河边思考。是回到有儿孙满堂和爱妻照顾的美国吗?那不是他的愿望。是留在这里生活吗?家乡拒绝了他。他成了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此时,他看到有一二十位老年妇女唱着老调,前往还有六七里地的恒河沐浴。终于,他听到了乡音,找回了生命的节奏。
是什么拯救了他?——恒河。印度人的母亲河。
最终,他在恒河岸边盖了一间草房。每天除了祷告诵经,就是早晚在恒河水里沐浴两次。他一次次拒绝了远在美国生活的爱妻和儿孙们的召唤,他的愿望就是在这里停止呼吸,他的遗骨就要献给恒河母亲的激流。
我的阅读感受
一
在作者出国前,他的家乡还曾没有被并入英国版图,60年后归来时的样子让他心寒。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祖国。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建设了伟大的祖国。我们富强了,是大部分人变强了,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被财团所控制。
当然,其中,我们也有文明失落的迹象。
二
最终,是什么挽救了作者?信仰。
人常说,落叶归根。荣华富贵阻碍不了归乡的脚步。
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的愿望。虽然他戎马生涯,大半辈子在城市生活。但他的遗嘱就是要落叶归根,回到农村和祖坟葬在一起。
母亲说,百年以后,孩子们祭奠,路途遥远还得开车回去,都不方便。市区的烈士陵园这么近,就挺好。但执拗的父亲决策依旧。
从这篇文章里,我也理解了老父亲的感情。从穷乡僻壤走向革命之路,最后荣归故里。这是他的心愿。
我的母亲,一辈子为他人、为儿女着想。牺牲了自己的愿望。或许,她并不在意归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