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迟就要宁耐,当速就要慷慨。”
事情需要慢点解决呢,就该有耐心,慢慢地做。心不要躁。事情需要快些处理呢,就要有决断,不要迟疑不决。理虽如此,具体到个人,常常难以把握分寸,该慢时急,该快时又拖拉。当断不能马上判断,之后还得多花时间和精力处理。所以如此,有人因为性格,有人因为认知和能力,但不管哪一样,都需要当事者自己调整和努力。
“黑发不立志,白头枉叹气。”
是过来人的切身感受。然而,少年人在开始时,未必领会,也未必肯定啊。
“慌时易受挫,乱中易出错。”
有个熟人,平时磨蹭,总把事情拖到最后的一两周去突击。偏偏这时候不是电脑频出故障不给力,就是家里有事情也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再不然就是单位又有别的事情来切割本来就很紧张的时间。最后,熟人交上来的东西总是显得应付。自己又抱怨,有多少好想法没有时间呈现了,没办法呀,就是这么不赶点,老是有事。如果你说可以再早动手哇,回答说,早不了,早也进不去状态。有时候进去了,弄出了东西,感觉还不错,明明也存了,就是可哪儿也找不着。最后总结,就是该着啊。我们熟悉的人都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有本人茫然不知。这句谚语挺适合送给熟人的。确实是慌慌张张、匆匆忙忙的时候,容易失去条理。早动手,从容不迫,错也少,且有时间优化。
有时候,别人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当事者如果调整一下自己,不是需要调整很多,可能只是些小改变,就会有很多进步。可惜的是,人家就不肯改变自己。有多少资质不错的人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自己,让资质远不如自己的人赶在前头,还得接受人家的轻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