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看了李嘉诚的传记,深受感动,1940年举家迁往香港,12岁开始工作,1950年创业,1972年上市,七十八年投入到事业中,在90岁高龄时宣布退休。他的成功,他的事业,他的智慧,让人高山仰止。
李嘉诚曾经说:成功没有偶然,每一件事都是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细读他的故事,写尽了为人处事的所有道理,能从他身上学习一二,对自己的一生也有莫大的帮助。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以这个标准来判断,李嘉诚可谓是这方面的楷模。那么,他身上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学习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基本动力,勤奋学习,求知欲强,不一定会飞黄腾达,但是不学习一定不会飞黄腾达。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洋人就是老大,初入香港,李嘉诚为了融入其中,自学英语,订阅英文报纸文刊,观看英文电视节目,勤奋学习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也是他以后人生的主基调。阅读和思考是他每天必做的两件事,而且读书以实用主义为原则,只读跟事业有关的书,没有用的书,就算再有趣味也不会浪费时间,他还喜欢看上市公司的财报,把握每一个出色企业的脉搏,他至今坚持阅读最新的产业趋势著作,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活到老,学到老,李嘉诚用实践证明了这句话蕴含的真实力量。
谦让有礼,以和为贵。以和为贵,知之者上千,而行之者稀少,对于位高权重者而言,能做到谦让更是不容易。人性的弱点就是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也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鄙视链”,最有名的无非是“相亲鄙视链”、“学历鄙视链”等。鄙视链一旦在心中形成,自己也就失去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李嘉诚却能做到极致,与人为善,谦卑和气,显示出一种高明的处世策略。有很多关于李嘉诚谦虚有礼的事例,比如:大陆众多企业家集体去香港拜访李嘉诚,从电梯出来后,意外的发现李嘉诚竟然站在电梯口迎候,受宠若惊,引到会议室坐下后,他又起身挨个给大家递了名片。
谨言慎行、谨始慎终。从默默无闻到巨无霸的商业帝国,李嘉诚自有一套处事哲学,而“谨慎哲学”便是其中之一。什么是“谨慎哲学”?按照李嘉诚的说法,就是在适当的时刻,快速的做出适当的决定,其实这是很难得,这就靠有良好的判断力,还有极强的决断力,不拖泥带水。事先做好功课,利用知识来作为判断的依据,而不是经验,争取做到科学决策,让行动更加符合实际。这也正是李嘉诚的商业航母始终稳步前行,没有出现大的危机的原因,稳健发展,不断前进,不求快速膨胀,只有坚持不懈的前进。
为富而仁,内心充盈。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李嘉诚一点也不为过,但他却突破了为富不仁的古训。李嘉诚对财富有着自己的理解,相比较外在的财富而言,李嘉诚更注重内心的谨慎财富,坚持不断的学习就是他的实际行动。吃水不忘挖井人,李嘉诚始终把自己的财富看做是替社会保管的。他利用手中的钱做善事,做好事,帮助贫困之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更进步。他成立的基金会累计捐款超过200亿港元,覆盖全球19个国家及地区。
心胸开阔,习惯良好。看到李嘉诚的照片,完全不像是一个90高龄之人,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年人。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李嘉诚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体育运动,运动使人年轻。人的疾病90%都是气出来的,生气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科学家也曾经有个这方面的实验。而李嘉诚谦虚祥和,心胸开阔,对于任何事情都很少动怒,经常阅读书籍,和年轻的创业者进行交流,让自己保持活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孔圣人留给我的处事真言,也是修身必备的思维逻辑。见贤思齐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心态,何况像李嘉诚这样神一般的存在,更应该让我们学习,内修自己。
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