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十一天学习心得

作者: 真zhen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3:0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第十一天学习心得

        今天开始《传习录》中卷学习。昨天的序言部分已经介绍,中卷收录了阳明先生与学生或友人的八封往来书信,内容也多涉及学术探讨与交流互动。以算是先生传道授业解惑之载体。

        今天学习的是《答顾东桥书》。顾东桥是王守仁的友人,小他4岁,算是同龄人了,为官从政(官至刑部尚书)。
        顾东桥信中对阳明先生倡导的“诚意”为学之道大加赞赏,认为其“针砭时弊、力挽狂澜”,盛赞其“成大惠也”。阳明先生甚感欣慰,奉为知音,连连感慨“复何言哉”!---啥也别说了!知我者东桥老弟也!然后特别谦虚地指出:“诚意”学说本来就是孔子教人下功夫的首要教义,现代学者将其作为次要教义,我才稍微提示一下,而并非我的首倡。
          对顾东桥认为先生的学说立论太高、用功太快的评说,阳明先生深不以为然。再次强调了他的学说,均从学者的本心和日常处事入手,通过体悟,穷究、实践、履行去实实在在地用功。---别人道听途说也就罢了,像先生(顾东桥)这样高深聪明的人也这么说,为什么呢?我生气了!
        对于“知行并进、不分前后”的探讨中,顾东桥认为功夫应有个先后顺序的,他举了几个例子:先知食物然后吃、先知热水然后喝、先知衣服然后穿、先知道路然后走。先生借用他的例子,指出他这些例子都是对的,当时这里忽略了一个“心”,即“意”,老老实实去感知求进的心,便是诚意。有了这个诚意,才能感知食物、吃食物、品食物……意是行的开端。而这恰恰印证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先生认为,知与行的功夫是不可分离的。针对顾东桥关于“一味寻求自己的心,从而遗弃万物之理,就一定有蒙昧而不通之外”的说法,他一语戳中,一味地抛弃万物之理,这本来就是失去本心的。而万物之理不在心外,而在内心。心即是理,心的本体是性,性也是理。心只有一个,所谓的“仁”、“义”、理,都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心的定义。这些也是要向内心寻求的,这也是孔子知行合一的教诲。

相关文章

  • 2021-01-09

    【打卡天数】:第968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10

    【打卡天数】:第969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07

    2021-01-06 【打卡天数】:第966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最近听课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老师旁...

  • 2021-01-08

    【打卡天数】:第967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圣学发展的沉浮,正是人心沉浮的折射。人心的沉浮扰乱纲...

  • 《传习录》第十一天学习心得

    今天开始《传习录》中卷学习。昨天的序言部分已经介绍,中卷收录了阳明先生与学生或友人的八封往来书信,内容也多...

  • 李锦康+第十一天作业#何一味建模课#

    一丶第十一天学习心得或者疑问 一丶学习心得就是在这个新中式空间建模里面,发觉自己建模的思路已经慢慢的形成起来。 1...

  • 传习录  第十一天

    顾东桥认为工夫次第,不能没有先后的差别,比如先知食物然后吃,先知热水然后喝,先知衣服然后等,不会不见到这些东西就先...

  • 传习录第十一天

    这个答顾东桥书是我最没感觉的。 那就说点我有感觉的吧。今天接到一个咨询电话,说自己最近很忙很累,而且到了新的部门,...

  • 传习录第十一天

    仁和义 今天读传习录印象最深的就是仁和义,朱晦庵告诉人说:“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

  • 《传习录》第十一天。。。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謂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第十一天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dd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