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室内都有空调,夏天不大看见用扇子的人,似乎只有少数老人手里还经常拿着扇子。
我小时候过夏天,扇子好像是人手一柄的。印象深刻的是,暑假在家里的时候,只要是闲着,扇子总是拿在手里。
大人们在家里拿的主要是“蒲扇”。说是蒲扇,却与生长在池沼里的蒲草没有关系。也有人称之为“芭蕉扇”,其实也与芭蕉毫无关系。它的正式名称是“蒲葵扇”,又称葵扇。葵扇是用棕榈科蒲葵属的乔木蒲葵树的叶子制作的。一柄葵扇就是一片蒲葵的叶子,把叶子晾干、压平,剪成大致的圆形,再用篾丝、丝线缘边,以叶柄为扇柄,就是一把蒲扇了。
一把蒲扇并不贵,不过,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节俭,家庭主妇嫌蒲扇的竹丝边不够结实,通常在买来后,自己再用布条沿边,这样就结实多了,一把蒲扇能够用好多年。
蒲扇用来扇风,风力大。可以赶苍蝇、蚊子或其他小虫子。走太阳地可以遮太阳,下雨时也可以抵挡一阵。可以当盘子端一些果品或其他零碎的物件。大汗淋漓时塞在背后衣服里面,撑起衣服,不使衣服贴在背上。必要时,人还可以坐在扇子上。
即使扇子用得破旧,边都散开,就像画上济公和尚手里拿着的那样的破蒲扇,也可以用来扇煤球炉子。
对于我们小孩子,蒲扇就太大了一点,小手扇起来费劲。小孩子多用纸团扇。
纸团扇在那个时代真是一个的好的发明。它的原料只是两根小而薄的竹条,一条约长一尺宽半寸厚两分,另一条细细的长八寸,宽和厚都只有大概一分,还有两张半径约三寸的圆形薄纸以及一根缝衣服的细线而已。那根一尺长的竹条的四六分处是一个竹节,竹节处锯出一浅槽正好将一根细竹条嵌在其中,形成一个十字形。竹条的上面六寸被剖成十几根竹丝,把十字形上的细竹条弯成弓形,以细线为“弓弦”并将那十几根竹丝分开编在“弓弦”之中,就成了纸团扇的骨架。那两张印有图画的圆形薄纸贴在骨架两边,一把纸团扇就这样做好了。为了略结实一点,扇子的外沿再用一小条纸贴上一条边。每一把纸团扇的价格不过几分钱,小孩子每一个夏天都能够用一把。当然用得仔细一些,不使破损,第二年继续用的也有。如今纸团扇看不见了,不过样子差不多的还有,只是所有的材料都换成了塑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