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小结(27/365)

作者: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9-27 18:54 被阅读0次

一. 中国先秦历史概述: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了人类活动,直至秦统一前的历史。

先秦时期,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的顺序,传说,从大约公元前5700年开始,到大约公元前2100年的约3600年的时间。

广义来说,先秦,指的是:秦朝建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也称为先秦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相传,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尧、舜、禹等时代 。

《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

以考古学为据: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直到战国时代。

先秦,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狭义的先秦史,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亦即:周分封诸侯后,由秦国开始到秦始皇称帝为止。


二. 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00多万年。

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三.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 晋文 楚庄 阖闾 勾践)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周分封诸侯后,由秦国开始到秦始皇称帝结束。

五. 先秦文明史:

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

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

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

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史称“百家争鸣”。

六. 政治制度:

在这段时间中,国王的产生,均采用“禅让制”。

最后,到了尧帝,尧禅帝位于舜,舜禅帝位于禹,禹驾崩後,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结束了“禅让制”。

从此,“夏”成为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时多达“两万诸侯”。

四百余年后(即约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夏后——夏后桀暴虐无道,商汤代夏,立商朝。

七. 刑法制度: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继春秋中叶以来公布成文法的潮流,陆续制定了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律。

魏文侯时李悝所著《法经》,则是春秋以来各国立法之大成。

《法经》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大发展。

在体例上,《法经》以罪名为纲,所谓“皆罪名之制”。较以前以刑名统罪名,即将处相同刑罚的罪名列入同一章节,更为科学,是法典编纂的重大变化。

《法经》以刑法为主,杂以诉讼法和其他法律内容的体系,对后代的立法有深刻影响。

传说,虞、夏、商、周四代分别在乡邑和国都设有庠、序、校、小学、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对贵族子弟以至平民施行伦理教育。

这恐怕就是战国秦汉儒生们的理想。

八. 古典文献及教育:

春秋时代,郑人在乡校议论政事,开明执政的子产,甚至将此舆论视为良师。就是孔子本人,也曾以射御自许。

孔门弟子多能卫国杀敌,冉有即因领兵击破入侵齐军受到孔子的赞赏。

但是,孔子开创的私学,却使古代学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出现了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以从事政治活动为目标的文士集团,六艺也转变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典文献。

私学,培养的是“从政”、”治赋”、“使于四方”的治国安邦的人才。

它面向社会招收各阶层子弟,为官僚政治、布衣卿相局面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影响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继起的战国诸子,也都是从事教育的大师。

墨子、孟子有成百上千的学生,不求利禄的许行亦有门徒数十人,就连避世隐居的老子、庄子都各有自己的学生。

这些私学扩大了教学领域,促进了百家争鸣。

在此基础上,有些君主创办学术活动中心,如魏国的西河、齐国的稷下等,都聘任各家各派大师“不治而议论”,讲学争鸣,以吸引四方游学之士,这些实际上就是新型的大学。

九. 赋税及私有制: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以及卿、大夫等向众、庶人等生产者征收的土地上的各种产物和工、商、衡、虞的收入,以供“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春秋以前,天子、诸侯、大夫具有土地世袭所有权,他们向劳动者征收租和税合为一体的剩余劳动产品,实行贡、助、彻之制。

春秋、战国时,在保持井田的形式下,进行了履亩而税的改革。商鞅变法以后,民得买卖土地,确立了私有土地制,租与税才分离开来。

租税,是由原始社会末期,个体家庭成为生产单位以后,公社首领侵占“公田”上的收获或由社员代耕其占有的土地,逐渐变成经常化的贡献而形成的。

从西周后期,到商鞅变法为止的租税改革,是在保护井田制形式下,进行“履亩而税”的改革。

十. 诸子百家:

儒家:

孔子(春秋中期)《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纂的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曾子(春秋后期)《大学》(四书之一);

子思(战国前期)《中庸》(四书之一);

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四书之一);

荀子(战国后期)《荀子》。

道家:

老子(春秋前期或春秋中期)《道德经(老子)》;

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南华经)》。

法家:

申不害(战国中期)《申子》(大多散佚);

商鞅(战国中晚期)《商君书》

韩非(战国晚期)《韩非子》。

墨家:

墨子(春秋中后期—战国前期)《墨子》

经典作品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著。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所著。孔子所著的《春秋》为经,此书则为传,并与《国语》的内容互相参证。

《易经》(周易):传为周文王所著。(五经之一)

《礼记》:传为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孙子兵法》:“兵圣”孙子所编。

《吕氏春秋》:由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

《诗经》: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离骚》《九歌》: 屈原。

十一. 历代君王:

三皇五帝炎帝(共九位君主):传说中的君主,开启了“禅让制”。

:名姒文命,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建立夏朝。

夏启:名姒启,结束了原始社会,开始了奴隶制。

少康:名姒少康,夏朝中兴之主。

夏桀:名姒履癸,荒淫无道,但智、力皆过人,夏王朝最后一位君王。

商汤:名子履,第一位被考证确实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国王,创建了商朝,灭了夏朝。

盘庚:名子旬,将商朝都城迁至“殷”,商王朝的中兴者;以后商便称“殷商”。

武丁:名子昭,商朝中兴之主。

商纣:名子寿,殷商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与夏桀并称“桀纣”。

周文王:名姬昌,周武王的父亲,称为“圣人”,传说写了《周易》,治国贤明。

周武王:名姬发,灭商纣,建周。

齐桓公:名姜小白,使齐国兴盛的首领,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名子兹甫,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晋文公:名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名嬴任好,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名熊旅,春秋五霸之一。

郑庄公:名姬寤生,一代霸主。

吴王阖闾:名姬光,一代霸主。

吴王夫差:名夫差,一代霸主,但因放走勾践而被勾践亡国。

越王勾践:名姒勾践,灭吴,一代霸主。

魏文侯:名魏斯,战国初期魏国的开国之君,魏国百年霸业的建立者。

秦孝公:名嬴渠梁,用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齐威王:名田因齐,一代霸主。

魏惠王:名魏罃,一代霸主。

赵武灵王:名赵雍,一代霸主。胡服骑射。

秦昭襄王:名嬴则,一名嬴稷, 一代霸主。

秦王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相关文章

  • 先秦历史小结(27/365)

    一. 中国先秦历史概述: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了人类活动,直至秦统一前...

  • 先秦小结

    这是最让人心神向往的时代,先民觉醒,思想发声,观点碰撞,文化竞争,群雄角逐的大背景孕育了数不胜数的能人雄才,在文学...

  • 先秦历史

    距今170万年中国老祖宗元谋人诞生,大体在云南附近,后来经过长期演化,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西周口店北京人...

  • 先秦小记11/30 读史小结

    嗨,我是绳系。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本周学习先秦历史的小结。 每天花的时间 我每天花在历史上的学习在40分钟,包括看...

  • 那些知识

    历史:先秦时期历史 地理:中国山形地势

  • 先秦篇小结

    9月份的先秦篇已经结束,总共写了12多篇。本来还想多写几篇,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完成。 每篇作业的完成没有想象的那么...

  • 先秦小记·小结

    9月份的先秦小记,回顾一下这个月的学习情况。 一共写了25篇的文章,在24日以前,每天保持日更,非常可惜,最后没有...

  • 先秦文学中的家国情怀

    先秦在历史学上即指秦代以前,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先秦历史就此完结,先秦社会...

  • 陪伴营Day27/365|先秦:第27天

    “先秦”作业本(第27天) 01阿凝呀[https://www.jianshu.com/u/ef3e3b3b6ae...

  • 一句话书评&一句话书摘|2016年那些感动你我的书籍

    1 读点历史很必要,《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书评,《左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历史小结(27/3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fq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