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完节目正准备回家,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梆子腔响在耳际,经不住诱惑的我,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走进了戏台大院。
今晚唱的是经典曲目《秦香莲》,一袭青衣的秦香莲正向包青天诉说着自己领着两个孩子进京寻找丈夫陈世美,但陈世美已招为当朝驸马,他怕失去驸马的身份而不认妻儿,并且把她们赶出京城的遭遇……演员凄婉的唱腔、声情并茂的表演令人动容,情不自禁的代入其中,对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恨之入骨。
再看台下,偌大的戏院竟然不到十个观众!
眼前飘过傍晚十分,父亲肩上扛着一条木板凳,牵着年幼的我,急匆匆地走在去邻村看戏的路上。穿过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跨过曲折蜿蜒的铁路,走上三五里,来到邻村戏台下,观众黑压压一片,挤满了戏院。父亲找个空间,把板凳一放,叮嘱我看好板凳,转身不见了踪影。待演出开始后,父亲会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看着演员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或者闭上眼,手轻拍大腿打着节奏,嘴里唧唧歪歪跟着哼唱,一副怡人自得、陶醉其中的样子。看到精彩处,带头鼓掌呐喊:“好!”
演出结束后,别人都走了,只有找不到父亲的我还在板凳上呆呆地坐着,左顾右盼就是不见父亲回来,最后在后台卸妆间看见父亲正和演员握手寒暄,谈论着某个动作、某句唱词、某个眼神……现在想想,估计那时的父亲可能也是在追星吧!
唉,时代不同了,人们对戏曲的喜爱也越来越淡,特别是在这种露天舞台表演,已失去了观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