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遇到校外的朋友,被问起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放假了吧?你放假都做什么呀?”看着对方满眼的羡慕的神情,我通常都会愉快的回答:“是的,放假了。我可以自由的工作了。”看着对方的不解,我就再解释一句:“假期里没有任务,有大块的自由时间,适合深度工作。实验室的同事们都是工作状态,也没有人休息呀。”
1.人为什么工作?
人到底为什么要工作呢?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青年人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为生存而忙碌,是无意识的被迫劳动。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职业,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是:工作的过程是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过程。人可以选择从事不同的工作,动物只有生活没有工作。工作是人性的,生存是动物性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常常相反: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动物,在不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是个人。
马克思还提到:“评判一个职业好坏的标准是:这个职业是否能人类更加幸福,是否使自己更加有自尊。”
意思是,我们的工作带给我们的肯定不只是生存来源,重要的是工作带给我们自尊、价值感,同时让别人感到幸福。
对于很多人来讲,可以做的工作肯定不只是当下这一种,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但实际上,我们都可以做出其它选择。有意思的是,当让人们去重新选择的时候,很多人思考后还是选择了当下的工作,说明当下的其实就是很多人最好的选择。
人类有个通病:未曾拥有的时候,会心心念念,一旦拥有了,就觉得不过如此,变得不珍惜。
就像张爱玲说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其实,蚊子血和朱砂痣,饭黏子和白月光都是一回事。
2.为什么放假?
既然工作带来生存、荣誉、自尊、价值感,为什么要放假呢?
肯定有的人是不放假的。我们刚刚故去的两位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肝胆专家吴孟超两位老人,都是在去世前的两个月还在工作岗位上。虽然他们的名望、他们的贡献足够他们放下工作,安度晚年。他们为什么苦哈哈的工作呢?
肯定他们自己是觉得不苦的。而且,是感觉到快乐的。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
很多勤奋的中国人都不放假。但是犹太人是有放假传统的,他们会强制放假。放假做什么呢?做礼拜、做祷告、学习经文,跟家人在一起。所以,他们的放假时间是学习时间,是陪伴时间。
如果我们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也安排了学习、陪伴家人的时间,可能,对放假的渴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吧。
3.如果工作就是放假
有没有一种情况是每天的工作也是放假一样开心呢?
说到底,“放假”吸引我们的是“自由”、“掌控”、“热情”、“放松”,因为平时的工作太不自由,没有掌控,没有热情,太不放松,所以人们热烈的盼望放假吧。
如果我们的工作本身就能够带来自由、掌控、热情、能量呢?相信我们就不用那么期待放假的时光了吧。
德国伟大作家歌德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或许人都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升入天堂,其实不用等到死后,只要拥有一份你热爱的职业,你现在就可以进入天堂。
生活、工作皆是修炼道场,哪个修的快,修的好,就多在哪里待一待吧。
2021/7/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