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176】 海淀京西稻
海淀老头儿第288篇
上回说到我们要织草袋子垒碉堡,支援珍宝岛。这草袋子的原料就是稻草,嘿嘿,稻草可太好找了,海淀六郎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这里不但盛产稻草,还捎带手的产出了著名的“京西稻”。
由于水稻生长在地势很高的北京西边,又非常著名,固曰“京西稻”,水稻自然离不开水,恰恰海淀就是以水闻名,上风,上水也是海淀的代名词。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海淀就与水有了不解之缘,而且全部来自玉泉山和万泉庄两大泉水水源。
【京西稻】
著名的“京西稻”主要产地是海淀镇西侧的“六郎庄”和玉泉山脚下,“京西稻”之所以闻名,它有三牛
一牛是、它根红苗正,由康熙和乾隆亲手点播培育出来的稻米。
话说1692年,康熙师傅南巡后带回了许多稻种,没事儿就在畅春园前面刨坑挖地,又是栽瓜又是摁豆儿的。你想啊,那来自玉泉山和万泉庄的泉水汇集到“丹棱泮”,位于畅春园大宫门的前面那个地界儿,那清亮亮的泉水乌泱乌泱的,滋润着这一方水土。
刚被康师傅摁进土里的种子,伸出舌头一尝,哎呦喂,这儿的水太甜了,太好喝了,各个争着抢着大口、大口的喝呀,扭脸滋溜、滋溜争先恐后的钻出了地面,身处这么好的人文环境,稻苗长的一个赛一个的壮实。到了秋天,沉甸甸的稻穗个个压弯了腰,把个康师傅乐的,摸了这个亲那个,寡人封你们为“御稻米”
到了康师傅的孙子乾隆任班长的时候,那孙子不但爱玩儿,也更爱田园牧歌的生活。好家伙、不够乾老忙的了,又是下江南,又是找稻种的,听说稻米界有个大才子叫“紫金箍”,乾老几下江南,愣是把紫金箍请到了海淀。呵,这紫金箍一扎根海淀,就觉得神清气爽、如鱼得水般长的那叫一个漂亮哦,蒸出的米饭那叫一个香哦,太好吃了。乾老也乐开了花,寡人封你们为“京西贡米”,瞧瞧,这“京西稻”不牛都难。
二牛是、它生长在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点上乃至华北平原最高点上,它领略着清爽干净“上风”的洗礼。又置身于西山脚下,为大陆性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稻杰地灵,不好吃都难。
三牛是、灌溉稻田的水,一水儿的都是被乾老评为天下第一泉的玉泉水。
大家知道高品质的水有三德:奉献、舍己、淡泊和与世无争此为一德。其味道甘甜爽口为二德。其质轻为三德。
为评定天下名泉之三德,乾老制作了精准银斗反复测评天下名泉,最后一致敲定京师玉泉之水斗重一两,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儿厘,惠山、虎跑各重玉泉四厘。你看看,这天下第一泉非“玉泉”莫属了,这玉泉水浇灌出的稻米不香都难。
如果站在北京城遥望海淀的“京西稻”田的话,就如同一片悬在空中郁郁葱葱的盆景儿,甘冽的泉水哗哗啦啦的从玉泉山飞流注入,又沿着盆沿流淌下来,尔后热热闹闹的涌进了北京城。
我们远看了稻田,近看了稻米和泉水,那这京西稻吃起来牛不牛呢?
【捞饭】
海淀种植的水稻,又叫京西稻,虽然专供“皇宫”的,但毕竟生活在海淀,偶尔也能近水楼台先得米,吃上一回。那个时候做米饭不像现在用电饭煲,放上米,一加水,设定一下时间就OK了。
那时的人们都是蒸米饭,也叫捞饭,先放半锅水,水开了放米下锅煮个八成熟,衡量八成熟的标准就是用笊篱捞出几粒米,用手捏一捏里面还有点硬芯就是八成熟了。把米饭捞出来放进带有屉布的蒸锅里蒸它半个小时。
煮完饭的米汤,热乎乎的每人先来上一大碗垫补、垫补,那叫一个香。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食堂也是捞饭,虽然味道有一些不同。米汤呢就放在大保温桶里,免费供应学生喝。
那时谁家要是蒸上一锅京西稻米,掀开锅你就瞧吧,热气腾腾中但见一锅绿莹莹,闪着油儿光的米饭,一粒是一粒,单摆浮搁的恨不能谁也不挨谁,你要是吃上一口,到底怎么香咱先不说,就那咬劲儿、就那筋斗劲儿哦,甭提了。如果你要是没赶上吃,也没赶上看,那也好办,只要你打院子外面一过,立马就能知道这个院里在蒸米饭,那四溢的京西稻香味是四处乱窜。
别窜了,说过了稻米就要说稻草,明天再说好不好。
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 小留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