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拓展意识带宽 克服稀缺陷阱

拓展意识带宽 克服稀缺陷阱

作者: 呱呱呱爱啊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1:46 被阅读10次

   ——我们如何平衡短期工作表现与长远职业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头绪繁多的工作目标及项目任务,我们可能时常觉得时间精力紧张,忙碌烦乱地应付着各项工作阶段性节点要求;或者感觉自身工作能力及专业技能欠缺,无法有效应对组织内外部动态变化而带来的工作新挑战和新要求,只能勉强维持着低效低质岗位价值贡献,几乎很少考虑过长远职业成长与发展。

不管是感觉时间精力稀缺、技能稀缺还是价值贡献稀缺(成果稀缺),其本质上都源于我们自身的稀缺心态。我们唯有充分洞察自身面对工作的稀缺心态,拓宽意识带宽、克服稀缺陷阱,才能以充足的时间精力、充分的专业技能游刃有余面对工作持续挑战,创新创效不断产出价值成果,实现短期良好绩效贡献与长远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助力个人成长、助推团队成功和组织发展。

拓展意识带宽,克服时间精力稀缺陷阱

著名管理学家C.诺斯科特·帕金森在其管理学著作《帕金森定律》中提到一条著名见解,那就是“工作会自动膨胀到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面对岗位履职、任务目标或团队项目,限定一天时间我们能紧紧张张完成,限定一周我们似乎也会紧紧张张完成。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工作表现,就会发现自己可能一直感觉时间精力紧张、一直在忙碌烦乱地应付工作,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工作任务长期以来真就特别繁重,而其根本是由于我们的意识带宽不足引发的稀缺心态造成的。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沙菲尔在其行为经济学著作《稀缺》一书中指出,长期的资源匮乏会导致大脑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俘获。当注意力被太多的稀缺资源占据后,人就会失去理智决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这种认知资源就叫“带宽”。“意识带宽”的缺乏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当前利益而无法考虑长远利益。

比如,企业组织的一名员工为了应对当前工作挑战,不得不投入绝大部分时间精力来疲于应付,从而感觉没有足够时间精力等稀缺资源来及时更新专业技能、提升长期绩效成果以及考虑长远职业发展。在此,“稀缺”并非是一种客观状态,而是一种心理模式,企业组织的员工们经常会陷入时间精力稀缺、技能稀缺和成果稀缺陷阱;即使人们幸运地暂时摆脱稀缺陷阱,如果没有充分洞察这种心理模式的巨大危害,并采取持续积极行动,可能还会重新陷入稀缺陷阱。

作为企业组织之一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时常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来处理那些紧急但不重要、以及紧急且重要的工作事项,而忽视了那些重要却并不紧急的工作事项。如此我们就会感觉自己面对工作好像一直在疲于应付,大量紧急事项在占据我们宝贵时间精力的同时,也占据了我们的意识带宽,让我们根本无暇考虑是否应腾出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关注那些长期来看非常重要但当前并不太紧急的工作事项,比如我们的长期工作计划、专业精进、技能提升计划、长远职业发展目标等。

我们唯有有意识地建立起短期绩效贡献与长期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在及时关注短期工作目标完成的同时,更加重视长期专业精进、技能提升及职业成长,才可能及早跳出每天都感觉时间精力紧张、每天都死循环般忙碌烦乱、低效低质开展工作的稀缺陷阱。

持续专业深耕、提升专业技能,克服技能稀缺陷阱

在我们每天忙碌烦乱处理各项紧急工作事项的同时,可能我们也会深深感受到根本就没时间、没精力关注自身专业深耕、技能提升以及职业成长等长远发展事项。我们可能会自我安慰,等自己以后不太忙有充足时间精力再加强专业学习、提升岗位技能也来得及,但这种自我催眠的消极心态,根本就无助于我们摆脱当前忙碌烦乱的工作困境;另外我们还可能会为自己每天忙碌烦乱的工作状态而“暗自窃喜、自我感动”,觉得自己每天按部就班以老套僵硬的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是多么努力勤奋、忙碌到连喘息机会都没有;根本意识不到专业精进、技能提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无意识忽略自身这种以“战术勤奋”来掩盖“战略懒惰”的错误是多么触目惊心。

我们越是依赖过去长年累月形成的陈旧僵硬的工作旧方法、旧经验、旧习惯来应对当前动态变化的工作新挑战、新要求、新目标,越是会感觉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越是会花费成倍时间精力却只能换来低质低效的劳动成果;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我们的“意识带宽”会被当前紧张万分的工作状态和各种紧急琐碎的工作事务占满,根本无暇顾及自身专业精进、技能提升和长期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深陷技能稀缺陷阱——每天死循环般用旧技能勉强应付工作挑战,越是应付越是感觉力不从心,越是力不从心越是没有足够时间精力和意志力来开发新技能、提升新眼界、获得新发展动力等。

而唯有我们立足当下,在以旧技能和牺牲相当部分的时间精力应付当前工作挑战的同时,强迫自己投入必要时间精力来进行持续专业深耕和技能提升,每天坚持关注那些重要但当前看来不太紧急的工作事项(比如专业精进、技能更新、长远职业发展等)。尽管短期的专业精进可能不会让我们马上看到成效,也可能对我们当前的工作履职、绩效提升亦产生不了立竿见影的帮助,反而可能还会让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变得更加忙碌,但这种付出是绝对必要的。

只要长期坚持抽出必要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深耕、技能提升和思谋长远职业发展中,长年累月积累,我们必定会收获深厚专业素养、强大专业技能,建立较为长远的发展眼光。到那时,我们就能以自身强大专业素养和专精技能来轻松应对工作挑战,从而产生良性循环;较为轻松的工作状态和长远眼光相结合,亦会更加督促我们把剩余时间精力花在继续专业深耕和职业拓展上,沿着长远发展目标不断成长进步。

持续产出丰硕价值成果,克服成果稀缺陷阱

不管是我们克服时间精力稀缺陷阱、还是技能稀缺陷阱,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以充足时间精力和深厚专业素养立足岗位持续贡献自身工作价值和增值价值,从而不断克服成果稀缺陷阱。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我们的成果往往体现在外部,内心拥有的唯有心血和付出。”美国著名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亦深刻指出,“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要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欠我们任何东西,而我们则要尽己所能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身价值。”作为企业组织之一员,我们唯有持续贡献岗位价值和增值价值,才能彰显我们本身的存在价值;我们每天立足岗位履职的工作绩效和长期价值贡献这些外在成果,才是衡量我们自身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尺。

如果我们每天只会被动忙乱、利用自身旧技能、旧经验勉强应付工作,维持着低效低质的价值贡献,还自我安慰说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不仅会因此深陷时间精力稀缺、技能稀缺和成果稀缺陷阱,更会因此失去自身在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我们唯有及早清醒意识到这一点并拿出实际行动,在完成当前岗位目标任务的同时,每天务必督促自己投入必要时间精力用于持续专业深耕、技能精进、绩效提升及长远职业谋划中,如此我们才能一步步跳出时间精力稀缺、技能稀缺和成果稀缺陷阱,以专业精进、持续深耕的强大技能创新创效、高效高质完成工作、持续产出丰硕价值成果,并把剩余时间精力用于继续专业精进和职业拓展中,整个过程是不断提升、螺旋式前进的,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源源不断助力自身职业成长、助推团队共赢和组织发展。

相关文章

  • 拓展意识带宽 克服稀缺陷阱

    ——我们如何平衡短期工作表现与长远职业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头绪繁多的工作目标及项目任务,我们可能时常觉得时间精...

  • 如何平衡短期工作表现与长远职业发展

    拓展意识带宽 克服稀缺陷阱 ——我们如何平衡短期工作表现与长远职业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头绪繁多的工作目标及项目...

  • 稀缺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稀缺》核心假设: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

  • 稀缺(五)从贫困思维跳槽

    本节播音核心: 【克服稀缺心态】 1.节约带宽,减少权衡式思维。 2.留有余闲,让自己的效率更高。 3.设置提醒,...

  • 7.稀缺(五)从贫困思维跳槽

    本节核心: 【克服稀缺心态】 1.节约带宽,减少权衡式思维。 2.留有余闲,让自己的效率更高。 3.设置提醒,让重...

  • 多视角下的状态和带宽

    关键词:稀缺状态、心智带宽、多视角 今天看到了个新鲜的状态叫“稀缺状态”,当人进入稀缺状态时就会影响心智带宽,心智...

  • 日更-《稀缺》读书笔记08

    第六章 稀缺陷阱稀缺陷阱(scarcity trap),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稀缺陷阱的根源在于...

  • 稀缺心态 带宽

    [cp]“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

  • 稀缺、余闲、带宽

    01 一次偶然机缘,意外中看见美国作家赛德希尔和埃尔德合著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一时之间竟被...

  • 稀缺与带宽

    稀缺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对群体来说,稀缺也意味着巨大的价值。可若是站在个人的角度,稀缺就不是什么好词了。穷人缺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拓展意识带宽 克服稀缺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i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