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稀缺》核心假设: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仅是轻轻触动一下稀缺的念头,人们就会突然间变得更加冲动。这样看来,除了流体智力之外,稀缺还会削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问题的核心在于余闲的缺乏。
“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如果你不清楚自己为了获得某件东西而需要放弃什么,那么就很难想清楚这件东西的成本和价值。
认知负担一旦减轻,你的执行控制力和自我控制力就会有所改善,养育子女的方法和态度也都会得到提升。你的认知能力会提高,同样获得提高的还有专注力、工作质量和你选择去关注的每一种能力。
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通过外力将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带宽有限时,让“疏忽”等同于“默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对稀缺,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
只要有可能,就要将警醒型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
你以为保持灵活度是在帮自己,但却让自己产生了拖延和分心。
人们总是忽略带宽的重要性。当决定做某件事情时,人们会想到他们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但很少会想到带宽。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体验,起因于人们在充裕时所采取的时间管理方式,我们在“富足”时往往想不到为将来留有余闲。所以,只要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萧条,是由我们在繁荣阶段的行为所导致的;最后一刻的拼凑,是由我们之前几周的不作为所造成的。虽然说稀缺在许多重要问题中都扮演了主角,但充裕却是其根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