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 我们有时候很喜欢说一些十分伤人的话
“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挣俩臭钱!”
“你不就是长得好看吗?还有什么本事?”
这是亲密关系里的一种失衡——物化,也就是把人当作物品一样看待,也是一种“怕”主导的关系形式。当人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会不自觉物化对方,暗示自己对方并不重要。
有朋友曾跟我讲过一件事,她产假结束重回职场的那天,孩子在找不到她的时候嚎啕大哭,她母亲哄了好久才哄好,下班后她心急火燎地赶回去,孩子刚见到她的那一会并没有像之前一样黏她,为此她失眠了一个晚上。心理学上是这么分析的:当被抛弃的恐惧压过对依恋的渴望时,孩子就会表现出一种分离的态度,对于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就漠不关心,而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占有。
放在成人的世界,如果一个人太担心会在亲密关系中被抛弃,他会压抑自己对依恋的渴望,但人总是有欲望的,所以有时也会选择一种折中方式——交往,但是把对方物化,也就是“对方对我来说是有用的”。
陈海贤老师认为物化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经济。这个在相亲市场最直接,工作、收入、房、车,大家像是投放到交易市场的物品。
二是颜值和性。网络上曾广泛流传过几分女好嫁的分析,而与性相关的还有一个所谓“传宗接代”。
三是陪伴。 有些人真的只是不能忍受寂寞,失恋了立马就需要找个新的关系来代替,他不是爱谁,只是需要有人陪着。
以上三点,其实也不能完全剥离于正常的亲密关系,“门当户对”的条件,始于颜值忠于人品,性的和谐,高质量的陪伴,等等,我们在乎的是先后顺序,是因为爱这人,所以有了后面的一切,而不是这个人附属功能令我们选择他。
最初我对另一半是没有任何想法的,觉得“有感觉”就好。但是大家对我一直单身的状态嗤之以鼻,不停给我洗脑“就是你没有任何具象的想法所以才不好找啊,你啥条件都没有我们怎么给你介绍”诸如此类。慢慢也被逼着立下“身高170,学历大学,有进取心,性格温和”等等标签。随着年岁增长,见过爱过伤过释然过,发现那些我爱过的人都在不停地打破我原本设定的条条框框,当我真的投入到一段亲密关系中,那些外在物化的标准并不是那么重要,当我越不被那些物化的标准所束缚,我也越容易得到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纯粹的爱,容易心碎,也令人沉醉,所以才会如斯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