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直播,听华哥讲他自己的求学和就业的经历,听他说时间管理不是要提升单位产出,不是要效率,而是选择,我就很开心。还有,他说“慢就是快”,我也很开心。我觉得自己的“慢”被得到了认可,我被允许“慢”。还记得我买过一本书《慢慢陪你长大》。我还参加过一些心理剧的活动,被认为的确是“慢慢长大的孩子”。我真的是很特别。
虽然实际年龄是40,但,我非常能够和十几岁的孩子同频共振,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脑海里出现几个画面1)学生发来作文的照片,我嚷嚷怎么看不清啊,你拍的啥照片啊?学生走到我跟前,点击“原图”,立马清晰了,我心里咯噔一下,不好意思的笑了,好吧,技术白痴就是这样。2)学生不能发来作业,我电话催,学生说,他在家门口等司机送钥匙呢,等他进家门后就去写,然后噼里啪啦和我说了一堆他和他爸爸和他弟弟的事情,一不留神40分钟过去了,我的个耳朵啊,要一篇作文,这个代价太大了,额。。。3)闺女晚上写作业,在客厅的饭桌上,铺个大摊子,嘴里念叨有词“一二三划走,一二三划走”,我已经见怪不怪了,随便她怎么折腾。第二天一早,孩子和我说这个“东方咒语”的由来,像个小傻子一样分享那些姐姐们“划走”的视频,笑死我了。晚上,闺女又和我说“抖S”“抖M”这些新新人类的词语。我耐心的听她解释和分享着他们在校的时光。
其实,孩子们有着他们的快乐的,只是,他们不愿在死气沉沉的成年人眼前展现出来,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能够安全的在一个成年人面前展开,有人愿意和他们一起经历那些个高峰低谷,心理上的连接真的是特别美好的。
终于,我知道,当我看到有些父母只知道用钱和孩子连接,我为何会那么愤怒了,因为,我真的期待所有的孩子可以与父母之间有着美好的情感互动,而不是冰冷的金钱互动。但愿每个家庭里都可以洋溢着美好的互动方式,常常活在爱中,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