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性动物》二、我们是怎么被大众媒体影响的

《社会性动物》二、我们是怎么被大众媒体影响的

作者: 浅0308 | 来源:发表于2019-10-23 11:50 被阅读0次

1、理性说服or感性说服

如果想让对方行动的话,用情绪去影响他,也就是说,你的说服到最后应该引发他的某种情绪,而不是引发他的理性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他本来是个特别脆弱、特别没有自信心的人,你跟他说“人一定要努力减肥,如果你不减肥的话,你会得这个病,得那个病”,你给他看了各种很惨的照片,他看完以后没有行动力了,他觉得太难了。

所以这时候,你要给他一个行动指导、行动方案。

你要引起对方的恐惧,同时你要给他一个行动的指导,这样的说服效果是最好的。

2、专业数据or生动事例

先给他一些比较官方的统计数据,然后再结合个人生动形象的案例来劝导对方,这样的话效果是最好的。

3、驳斥论点or单方论点

有些时候,你在宣传的过程当中,过多提到相反的论点,会导致大家觉得这个问题目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那我能不能毫无怀疑地接受你的观点?未必会。

如果受众本来特别喜欢另外一个品牌,那么这时候你就需要做驳斥性的宣传,你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你要先说明一个观点是不好的,一个产品是不好的,然后你再说你自己的。

如果这个受众没有初始态度,建议大家就不要把两方面的观点都讲出来。

4、先说or后说

两个因素:说话相间隔的时间;多久之内做决定。

如果你们两个人的提案时间间隔极短,这时候第一个讲就有优势;如果你们两个说话的时间间隔特别长,这时候你要第二个讲,更有优势。

如果老板听完了之后,马上就要做决定,你就要选择第二个讲,第二个讲对他来讲记忆更深刻。如果老板听完了之后,一个月之后才做决定,其实你第一个讲、第二个讲,对他的记忆方面没有太大影响,这时候你就不必非要最后一个讲。

5、观点差异对说服力的影响

对方是否接受你的观点,其实跟你们两个观点的差异程度是有关系的。如果差异过小,没有什么说服力,差不多的观点,肯定没有动力行动。

随着差异的增大,也就是咱俩观点不一样的程度加深,行动的意愿就会加深。

咱俩的看法差异越大,我不舒服的程度会越高,高到一定程度,可能我就会有反抗心理了。

一个人在听到一个不同观点的时候,如果感受到不舒服了,他至少有四种做法:

第一,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第二,他可以说服你去听从他。

第三,可以找一些其他的人来支持我,来证明我才是对的,我无视你的存在。

第四,我贬低你这个跟我意见不同的人,这样的话我也不会感觉到不舒服。

结论是当我想要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我的信誉很高,那么我跟他的观点分歧越大,他越容易被说服。

可是如果我的信誉没有那么高,我的说服力没有那么强,我就要调整一下我的观点,不要让我跟对方分歧那么大,这时候他最有可能发生改变。

所思:冷冰冰的数字对一个人的说服力确实不够大,而且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尤其是做一些财务分析的时候,利用图表就比利用数字要清晰明了的多。人真的特别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就像是现在很多的促销活动,特别喜欢抓人们的心理,用一些比较感性的话来带动大家的情绪,然后就能快速的促成交易~我觉得自己对说服人这一点是很欠缺的,以后真的要改变自己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性动物》二、我们是怎么被大众媒体影响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nh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