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青青 茶香幽幽

作者: 海天相连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07:54 被阅读0次

    看到了春天里草木抽出嫩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就有想掐下这些嫩叶的冲动。

    别误会,我不是有“采叶大盗”之类的喜好,只是在我的眼中,这些嫩叶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茶园。

    我的家乡地处高海拔山区,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村子周围的山坡上全是一大批一大批的茶山。

    清明前几天,睡了一冬的茶叶苏醒过来,不经意间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意,没过几天,这些绿点点舒展开来,抽出了两片小小的嫩芽,毛茸茸的,尖尖的。

    这便吹响了采茶的集结号。这是精贵的明前茶,是做高档茶叶的原材料。

    村里采茶妇女行动起来了,挎一只小篮子,遍布在茶山的角角落落,开始了一年的采茶劳动。

    这些采上来的茶叶要加工成“龙井茶”。成品的“龙井”呈扁平长条状,香气浓郁,又不失清幽,叶片褐色中透着绿。好茶自然身价不菲,每公斤至少几百起步,成千的也不算稀奇。

    当然,贵有贵的理由。采“龙井”足够考验采茶妇女的耐心。一手抓篮子,另一手比划成“兰花指”,大拇指和食指对准细叶的柄,轻轻一揪,注意动作是“揪”,而不是“掐”,据说指甲是有浊气的,会浸入茶叶,影响茶叶的品质。除了采摘的指法,还有采摘的叶片也有严格的要求,须采下左右两片嫩芽,多了或是少了均不合格。

    一个嫩芽两片细叶,采摘实在太费功夫,一个正常劳力一天可能还采不了二三斤鲜叶,一斤的“龙井”须要四五斤的鲜叶,这样核算下来,成本确实很昂贵,所以,“龙井”的价格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绝不是茶农漫天要价。

    当然,我们那里茶叶主要的还是加工成“珠茶”,属于绿茶的粗加工。

    那制作“珠茶”就没那么多的道道了。我曾经也是跟着母亲一道去茶山采茶,然后拎到村子里的茶叶加工厂过秤,赚取一点采茶费。

    采“珠茶”要到立夏跟,茶叶长成郁郁葱葱了,茶山看上去一片嫩绿,片片精神抖擞直立着,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吸收了大自然的精华,茶山就是金山。茶叶生长很快,尤其是一场雨后,所以季节到来,茶厂赶紧组织妇女采茶,一天都耽误不得,等到茶叶老了,成了废叶。

    我也被母亲带着去采茶,挎着小篮子,东扯几片,西扯几片,满茶园转悠。那时,天气已是炎热,太阳一出来,无遮无拦地炙烤着,汗水模糊了眼睛,脸蛋红得像西红柿。

    小时候的我很没有耐心,浅浅地采了一篮子,吵着要回家。母亲就连哄带骗,承诺来卖棒冰会给我买一支。这个吸引相当大,是我在火辣辣太阳底下撑下去的动力。至此我竖起耳朵听“棒冰吃伐”的吆喝声,张望着二十四寸自行车载着棒冰箱的身影出现,因为茶叶山都是村周围的山坡山,村里的一举一动,“市面”十分响亮。

    制作茶叶的机器日夜不停,制茶工二十四小时轮班上岗,茶叶厂上空的烟囱不停歇地冒着烟雾,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茶叶的香气。那段日子里,是村子里最有活力的,加上此时也是春笋上市的季节,人人都是脚不沾地,累着但是幸福着。

    制作好的茶叶被装在白色的布袋里,鼓鼓囊囊的,用拖拉机送到三里之外的收购站,由收购站统一收购运出去。我也不知道那些茶叶具体被运到了哪里,听说大多数都是出国换外汇。毕竟中国的茶叶是非常有名气的,我们村又是高山,品质也好。

    只是收购站后来撤销了,茶叶都是自产自销。换句话说,销售茶叶变得非常难,价格自然被压得很低。我家承包了一年茶山,那一年父亲把加工好的茶叶背着上城里去,挨家去问“茶叶要不要”,累死累活的干一年,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本进去。

    村民也养成的喝茶的传统。在我们村子里,成年的男女几乎人人都喝茶,茶叶也是待客的必需品,家家户户必备茶叶。山里人家非常热情,谁家来人,都是第一时间搬椅子让座,然后捧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我家的来人特别多,父亲先是管理茶厂,后来做了村支书,每天几乎家里来人不断。

    每次一来人,父母让座期间,我已是进灶间去泡茶。可是,父亲总是大声命令着喊一句,“快,替某某茶泡杯来!”(这个某某是按辈分排出来的称呼)我明明已是起立去了,还要多喊一句,心里也是不服气的,可是嘴里没说,父亲的话语在我们家里是说一不二的,我们姐妹是没有胆量敢反抗一丝丝。

    其实,不光在我们家如此,好多同龄人都有此体会,明明已是不等吩咐去泡茶了,可是大人为了表热情,总是多此一举。只是有的小孩会嘟囔着顶一句:我不是去了,咋话那么多。

    当然在孩子们的眼里,最大吸引力是煮茶叶蛋。立夏前一天,晚饭后,母亲把鸡蛋洗干净,放一把茶叶进去,用山泉水把茶叶和蛋浸没,其他啥都不用放了。然后,灶膛里添上几把柴,烧开后灭了火,用灶膛里的余温煮着过夜。

    第二天起来,揭开锅,蛋的表面成了浓浓的茶叶色,茶叶香气幽幽飘出,此时蛋还有点余温,剥开蛋壳,咬一口满嘴生香,味道至今犹在,绝不同于现在那种靠颜色和香料调制的茶叶蛋。立夏是除了春节之外,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

    茶叶一年采摘三季,除了春茶,还有夏茶和秋茶,当然品质完全没法跟春茶相比。特别是秋季的茶叶,鲜叶生硬扎手,香气渺茫,制作成的茶叶价格很低,是节省的山里人家自家喝的,待客是拿不出手的。

    我们大家庭里的一位大爷爷喝茶嗜好在村里是出名的。倒不是他喝的什么功夫茶之类的讲究,而是喝茶浓度之高绝不是一般人入得口的,一半是茶叶一半是水,茶水染得像墨汁,苦得像中药,他用过的茶杯,杯底积起一层厚厚的茶垢。

    每次来我家吃饭,饭后必定要喝完一杯茶再走。至今已是八十多的高龄,每天上山干力气活,是年轻人望尘莫及的。他说话中气十足,声音洪亮,饭量惊人,出门总是带着一壶茶。特别是他饮食,医生倡导的“清淡”两字完全反着来,这么举例吧,他喝酒经常用咸菜下酒,一口酒一筷子咸菜。

    我们猜想,唯一的解释可能是他喝茶的缘故吧,身体里的大量盐份被茶水给冲淡了,所以什么病都没,健健康康地生活在老家。这样的老年生活也是一种乐趣。

    快速迁移出的农村人口,还有年轻人的选择饮品越拉越多,茶叶的销售变得越来越难。村里的茶山经济产出很少,最近几年直接无人看管了。茶园的面积在急剧地减少,昔日房前屋后壮观的茶园渐进消失。过不了多久,可能会踪影难觅。

    谁会来管这些茶山呢,茶叶不值钱了,年轻人外面打拼,留下来的老人种些蔬菜上去,毕竟还有点收获,还有点乐趣。

    春天还会再来,可是后面的人,甚至都不再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些茶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叶青青 茶香幽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nk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