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钻研的乐趣

作者: 佘_冬冬 | 来源:发表于2021-11-20 22:15 被阅读0次

本以为录完即将往教育部推送的优课,上完名师工作站的十分钟片段教学,就只剩下下周三的学员汇报展示课了。

结果昨天被告知教育局来校抽检,需要准备一堂初三语文的公开课,我又成了幸运儿。国培那天,刘敏老师讲座时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关于亲子陪伴的,在场50多个老师,止不住眼泪的不在少数。于是乎,我决定利用这段视频。

初三所剩课文不多,第六单元古典小说我们已经学完了《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剩下《刘姥姥进大观园》,教育局委派的教研员以前可是高中老师出身,要我当着他的面讲《红楼梦》,那真是一眼就能看清我的底细。

所以,我定下了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向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学......》,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至于省略号,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学什么,交给学生去探讨。

设想,以描写杨志、范进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切入,然后提问:写杨志的句子,是不是也像在写张飞?(因为文中没有对他俩的肖像、神态描写,所以确实也符合张飞的形象)从而引发对肖像、神态描写的重视。

接着,学生结合肖像、神态描写写一段关于妈妈的文字/写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妈妈)。

(预设:学生写不出。上一届学生做过这个活动,后来在周记里好几个学生写道,竟真的想不起妈妈的样子。)

写不出的时候,播放视频,从而升华主题,多关心父母。

我这个想法一出,就赶紧按着思路做PPT,做完,跟两位语文老师探讨了,也作了修改,大家普遍有点感觉,像是为放视频而上课,特意往那方面去靠近,我内心的懒惰打败了自己,而且我牵强地认为,这既是语文课,更是班主任的德育课,没问题。

晚上查完寝,跟另一个语文老师又交流了一阵,觉得也勉强说得过去,而且杨志像张飞的那个切入点不错,建议我就这么上吧。

结果十点多回了房间,我又逮着家里的数学老师一顿探讨,他很直接地告诉我,这节课到底要干吗?难道就是为了放视频吗?视频长6分钟,虽然谢老师看完之后也默认了它的价值,但是这么长,在课堂上很耽误时间。谢老师的话,一针见血,少了其他语文老师的委婉,我仔细一想,也对,于是乎,又开始探讨不放视频的话,那课堂的最后可以怎么做。最终决定让学生尝试去写,写完父母,再回到文本,写杨志与范进等人物。这样一番唇枪舌战下来,已经到了夜里近十二点。

不过真是酣畅淋漓啊,我的课,没被语文老师推翻,竟然被一个数学老师推倒了。

最终,我放弃了以这个内容作为公开课,但是我在班上还是会上,因为作为德育教育,真的是太合适了。

凌晨,根据课程目标,发现这一单元的任务是探究古典小说的艺术特点,于是,我查到了“三复”,这就有了下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

相关文章

  • 探讨钻研的乐趣

    本以为录完即将往教育部推送的优课,上完名师工作站的十分钟片段教学,就只剩下下周三的学员汇报展示课了。 结果昨天被告...

  • 讨论钻研的乐趣

    这些日子在简书网上发表了些文章,看到下方有给我评论的话语,我甚是欣慰。这些评论或是称赞,或是提出些许不同意见,甚至...

  • 肯于钻研,自有乐趣

    凡事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只会学得一丁点皮毛,更遑论乐趣了。钻进去,多学习,多积累,多思考,多练笔,自然会提高写作的...

  • 谈育儿之胎教

    “育儿”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从未衰退,甚至会被当成一个研究的课题,然后无数的学者钻研探讨其中,把钻研探讨得出的理论依据...

  • 钻研精神,是所有学术精神中最可贵之处。有一个问题不弄明白就决不罢休。沉迷其中自有乐趣!当问题在钻研过程中解决了,又...

  • 钻研

    老师领进门 进步在个人 自己要去主动钻研

  • 钻研

    你们要钻研啊,终极目标是得解决实际问题,得到认可,这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做正事儿。经理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平静...

  • 钻研

    增员教材,熟读教材,初三化学老师上的第1节课就是背元素周期表,令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小学语文老师讲课的时候不用看教...

  • 钻研

    做人做事不浮夸,愿意花时间潜下心去琢磨,这种人在如今的职场上非常稀缺。 在人人都想赚快钱的时代,愿意做慢功夫的人越...

  • 钻研

    看这题目,你也许吓一跳,是搞科研呢? 其实跟钻研没多大关系,跟钻有莫大关系。 深挖一口井。 但凡你下定决心,咬定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讨钻研的乐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pj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