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衍我认为清谈不误国

王衍我认为清谈不误国

作者: 你的社会高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12:35 被阅读0次

王衍是中朝名士,是在竹林名士之后的一个名士兼名臣。

王衍任职的这一段时间,正好是晋惠帝司马衷,到晋怀帝司马炽统治的这一段时间,这期间非常的乱,有贾南风乱政,还有著名的八王之乱,最后胡乱华,西晋就此灭亡。

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喜好老庄学说,颇有时名。

然而在最后,身为宰相的王衍,被俘虏之后,既然对石勒说出了一些让他称帝的话,这一点真的让人非常的不满,而且他还经常清谈,然而有记录说,王衍最后临死前说了一句关于自己清谈误国的话,那么王衍真的是清谈误国了吗?

我认为王衍是没有清谈误国的。

首先我们从他所生存的时间开始分析。当时王衍他所生存的时代是司马家统治的时代,而当时执政的正好是最傻的那位皇帝,司马衷,他在问的时候几乎就是没有什么用,除了被那些和他比较亲近的人利用外, 他貌似毫无价值,当时他的妻子,就是长得又黑又丑又矮的贾南风,贾南风这个人非常的心狠手辣,借着这个假皇帝的名义,首先废掉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因为他太聪明了,其实八王之乱,也就是贾南风发起的,她,利用了诸多的同姓王,然后来帮助他实现一些他的私欲。八王之乱后,虽然再次恢复了统治,但是现在的国力已经非常的空虚了,所以少数民族就是开始趁火打劫,所以,是因为当时的国力很空虚,根本无法抵抗。这是其中之一的原因。

第二个我认为当时如果不清谈是根本没有别的出路的。当时非常的乱,这个事已经知道了。说不定你怎么得罪了一个人就可能会直接被杀掉,而且清谈就是为了找到出路,怎么更好的把这个社会建立起来,是为了国家才清谈的,他最低是根本不会打扰整个国家的发展,然后就是向上发展,最低也是没有什么结果,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就是因为当时太乱了,自己国内打完,外面又打了进来,所以才会导致国家没有了。

第三个其实就是我认为是因为太乱了。当时我们是一定想要侍奉一个特别好的君王,然后让整个国家发展起来,但是当时的这些君王就不太友好了,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然后一直打斗,他们互相视为敌人,如果你是否了这个君王,然后这个君王被另一个,给杀掉了,你也有可能会被杀掉,所以如果不保住自己的性命,是根本不行的,有了性命才可以谈后来的什么什么事,所以当时清谈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君王根本就是不顾正业 ,他们都为自己考虑,根本不为国家考虑,再说,不侍奉一个自己满意的君王也很正常,那些八王们貌似也没有什么时间来管理他们。

王衍他作为当时的大臣应该也就挺累的吧,其实我认为后来应该是误会他了。

相关文章

  • 王衍

    乱世产生名士。王衍,中朝名士之一,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有人说,清谈误国,但我认为,王衍的清谈不误国,他不...

  • 王衍我认为清谈不误国

    王衍是中朝名士,是在竹林名士之后的一个名士兼名臣。 王衍任职的这一段时间,正好是晋惠帝司马衷,到晋怀帝司马炽统治的...

  • “信口雌黄”原是褒义词

    昨晚听《清谈误国—王衍》,才知道“信口雌黄”原先竟是一个褒义词。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

  • 假如王衍可以重来

    王衍是一个中朝名士,崇尚虚浮,最后导致清谈误国。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因为清谈而误国吗? "王夷甫父乂,为平北...

  • 王衍的清谈误国了吗?

    上无用于国,下无益于民?王衍真的清谈误国了吗? 王衍,我们都知道,是一位西晋的大臣,同时也是西晋的名士,他主要被人...

  • 东晋灭亡的真相 - 草稿

    在上一篇关于王衍的作文中我留下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晋真的是因为王衍等人清谈不干实事而误国灭亡吗?”,在我经过...

  • 世说新语|王衍清谈误国

    王衍,出身琅琊王氏,魏晋顶级豪门士族,乃王戎堂弟。 王氏子弟众多,衍出类拔萃,得王戎器重、提携,于琅琊族中脱颖而出...

  • 王衍清谈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 宰相肚里能撑船 然得夷甫思自全 帝问王戎谁能用 戎云天下...

  • 清谈误国

    魏晋清谈之风,历代之责甚矣。玄之又玄,谈之不济,言之不用,无实效之能,无治世之道,谬论误国矣。 大旱千里,而不知稻...

  • 清谈误国

    《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第11条讲了一个故事: 桓温北伐,进兵洛阳,经过淮河、泗水等北方沦陷区时,与一帮手下兄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衍我认为清谈不误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qx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