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误国

作者: 自在独行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19:04 被阅读48次

魏晋清谈之风,历代之责甚矣。玄之又玄,谈之不济,言之不用,无实效之能,无治世之道,谬论误国矣。

大旱千里,而不知稻穗之所出。民无果腹,问曰:何不彘肉食之?于世于国,无丝毫之益,止增趣耳。

清谈之初,实为结派立系,言文政治,彼此激辩,若两虎相斗之状,稳其地势,或攻或守,如露端倪,则取而代之,建朝下之国,帝实则虚矣。

清谈之言文非实,多为老庄之学问,周易之八卦,乾坤万物皆可为清谈之言文。不问政治,不学无术,当权者,多无治国之能,流于清谈学问,期以玄学问道,上至天子,下至匹夫,咸以清谈为誉。故天下名士多聚兰亭之所,清谈答辩,饮流觞曲水,奏丝竹弦乐,观春日桃花,赏冬时飞雪,不务实事,以隐逸为高,托杯玄胜,远咏庄老。因而官吏平庸,无其位之能。

皆忙以清谈玄学,忙以吟诗赋辞,胡人投鞭断流之时,其可御乎?如此而行国可不亡乎?此为今人谈之风骨、风度乎?

时人言之风度、风骨,非真风度、风骨!放纵狂歌,隐逸山林,入仕无能,爱好清谈,可为风度乎?奢靡无度,排斥异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无一于社稷之功,无一于黎民之益,大言不惭,自诩名流,临敌变节,可谓风骨乎?君不见宋瑞、君实,至死方休,捐躯赴难乎?不见仲芳、文孺,临刑无惧,仰天长笑乎?

古之贤者多矣,然真贤者必功于社稷,济于黎民,而非逞口舌之利,大谈玄学,不问世事。亦非身居高位,心倾书画,不理政务。流于世俗,观人之百态,遍尝酸辛,一笑置之,得失自然。不求闻达圣听,只为黎民安康,此为贤之圣者。

清谈玄学,非利国利民之道。出则相议,入则心非,使主上踌躇不前,延误时机,不能决大事。官吏无才无能,平庸迂古,不能任其位。黎民无益无利,怨声载道,不能安其心。

国之兴盛,多于务实之道;国之颓败,多为清谈之言。

文/宇尘

相关文章

  • 清谈误国

    魏晋清谈之风,历代之责甚矣。玄之又玄,谈之不济,言之不用,无实效之能,无治世之道,谬论误国矣。 大旱千里,而不知稻...

  • 清谈误国

    《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第11条讲了一个故事: 桓温北伐,进兵洛阳,经过淮河、泗水等北方沦陷区时,与一帮手下兄弟...

  • 也说「清谈误国」

    有朋友在知乎发布了一个问题,询问关于「清谈误国」的问题。 问:清谈真的会「误国」吗?有何例证?是真的耽于「清谈」还...

  • 王衍

    乱世产生名士。王衍,中朝名士之一,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有人说,清谈误国,但我认为,王衍的清谈不误国,他不...

  • 假如王衍可以重来

    王衍是一个中朝名士,崇尚虚浮,最后导致清谈误国。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因为清谈而误国吗? "王夷甫父乂,为平北...

  • 说说清谈误国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下两个人,一个叫殷浩,一个叫桓温。 殷浩就是一个清谈天才,甚至可以说魏晋时期,殷浩认第二...

  • 常识:跬步集28

    积累丰富的常识,可以拓宽认知的视阈值,提升个人的基本判断力。比如①“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清谈”就是聊天?②“二...

  • 曾国藩怎样理解“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一词,来自于“清谈误国”。该说法源自明朝末年顾炎武先生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也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

  • “信口雌黄”原是褒义词

    昨晚听《清谈误国—王衍》,才知道“信口雌黄”原先竟是一个褒义词。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

  • 王衍的清谈误国了吗?

    上无用于国,下无益于民?王衍真的清谈误国了吗? 王衍,我们都知道,是一位西晋的大臣,同时也是西晋的名士,他主要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谈误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k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