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道乱,有英雄。过后,复归自然。

世道乱,有英雄。过后,复归自然。

作者: 钰梦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22:13 被阅读0次

今天这一章(18章)终于开始讲道的“用”了。道德经新译,归纳整理成“道、国、民、兵、法、德、无为、长生、成圣”9篇,让人更加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学习道德经,也是让我们越学越明朗,渐入佳境。心得如下:

1.前面“混混沌沌”的学道“体”,后面就是“明明朗朗”的学道“用”。此章的大道、智慧、六亲、国家,就是可以来检验道,体现道的用处。

2.个人新编,褒贬成对称。基于上下文,我本人认为“智慧出,有大伪”这里面有字的错误或者年代久了,字意与古不同了。如果改为“智慧除有大为”就与上下文通了,更容易理解了。推断如下:

①“大道、六亲、国家”这三个是褒义词或者中性词。所以在这里智慧也是褒义词,有些解读版本里认为是贬义词,我不认同。(智慧本来就是褒义词)。

②“废、不和、昏乱”这三个是贬义词。所以“出”也应是贬义词,小愚老师解释为“标榜”确实体现了贬义。我个人认为:出,就是出去、丢失了、除去了,按谐音,把出改为“除”

③“仁义、孝慈、忠臣”都是褒义词。推理这里的“大伪”也应是褒义,但是伪在我们现在的认知体系里是贬义词,所以把“伪”改为 “为”,变成“大为”,大有作为。就是豁然开朗,上下左右通了。

(以上个人愚见,欢迎探讨深究)。

3.这里用活生生的例子,说了道的阴阳对立、福祸相依。

废了(阴),就有仁义

除了(阴),就有大为

不和了(阴),就有孝慈

混乱了(阴),就有忠臣。

(就像在以前能吃上饭,认为就很好了,那是因为有饥荒。现在生活好了,没人再把吃上饭拿来标榜了。没人说了)

所以,阴阳失衡了,才会有这些。如果冲气以为和,阴阳平衡,道法自然了,就归一了,没有这些。复归无物。

4.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悟透了上文,就得解脱、自在、内心充盈,先举个例子:我们高调外求(标榜)于成功、财富,那就是缺少成功、财富。大家都有体会,等成功财富获得了,又再去外求(有了100万,想要1000万,有了1000万,想要1个亿……) 无穷无尽,到头来“财利累于身”,阴阳永远得不到平衡。如果悟透了道(高维的意识能量),秉道而行,进入众妙之门,衣养着万物,那么我们的“财富”本身俱足,不假外求。就是以其无私而成其大私(这里语言不好表达,靠个人悟了)。

最后,想起在“得到”里的熊逸书院,听唐诗课时一个片段,具体细节想不起来了,大体意思是:穷人写富贵的生活的诗,大都是富丽堂皇、金银加身;而富人官贵写诗往往是墙头的小鸟和树叶、花草之类等自然之物……,而穷人却看不到这些……。

希望我们都能返璞归真,道法自然。

相关文章

  • 世道乱,有英雄。过后,复归自然。

    今天这一章(18章)终于开始讲道的“用”了。道德经新译,归纳整理成“道、国、民、兵、法、德、无为、长生、成圣”9篇...

  • 乱。。。

    世道有点乱。。。

  • 世道有点乱

    世道有点乱,岁月有点快,无处下笔的感觉。仿佛一涓流水曲折蜿蜒过来,到了一个折点,拥堵着...... 无法改变自...

  • 这世道真是乱

    这世道真是乱,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要世道乱,所以才眼睛里只看到世道乱得消息,自从学了心理学,我已经严重得开始怀疑自...

  • 这世道真乱

    如今这世道看似越安全的地方,越危险。 跟你们讲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真事,虽然讲出来,十个人,有九个半的人不相信,但是...

  • 五绝. 夜半听雨

    夜半忽听雨,穿林打叶急。同声无异调,乱绪复归一。

  • 复归平静

    生命之钟经过一场乱摆,终于回归正轨——从渴望陪伴的焦躁不安回归到心灵的平静。 当心灵复归宁静了,它自然知道自己的方...

  • 皆说妖无情, 怎敌人无心? 不怕世道乱, 唯恐人性泯。

  • 世道有轮回

    友谊这个东西已经被世人捧得太高,它跟永恒没有太大关系。 换了空间时间,总有人离去,也终会有与当下的你心有相同的同伴...

  • 有希望总是好的,无论世道好坏......

    不管世道好还是坏,都要乐观,都是社会演变规律;自然规律如春夏秋冬,社会规律如世道好坏。人们总是以往世道太平是常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道乱,有英雄。过后,复归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wh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