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聚散有时
以为中秋终能拯救别人,最后无人被救赎。
临时的决定,因为大学四年都没怎么联系过她。我知道那些常年一个人生活在外的人,见到老友是什么感受。我一直都知道。
上海离杭州,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距离吧。爱是陪伴,爱是圆满。爱是护你周全。
你什么都不用带,我这里什么都有。
等我真正去了之后才发现,什么叫爱。她知道我要来,自己不枕枕头,于是给我做了一个枕头。她自己要忙的事很多,她要上课,她要实习,她要打针,她需要休息。她给我想路线,她陪我吃饭逛街,她一切都要照顾到这个不速之客。
去的那几天,匆匆忙忙,经费限制所以住在她寝室。于是牺牲了很多,比如时间。每次去上海市区都要两个小时。这意味着只要我某个早上我犯懒了,这一天都不用出去了。很消极。其实有很多解决办法,为什么还是拒绝沟通,这么残忍地伤害了这两个人。
第一天是化掉了的哈根达斯月饼和一路从武汉过来的周黑鸭,还有拍照很好看的火锅
第二天是淮海中路,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人。每周都回家的上海妹子,理智而且努力的音乐理论学生妹,讲话温柔的安徽妹子,陈胜吴国起义的宿州。三角楼宋庆龄故居和上海图书馆
第三天是上海科技馆和望湘园
第四天是雨中的田子坊,雾气缭绕的外滩和尽是繁华的南京路,是上错的九楼,是南站的晚饭,是昏暗的光线,是一年两次的海风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大概就是,满满的情话被打回来。你冲动的时候做的决定,都变成了彼此的负担,是聊天的时候的负能量,是最后那天起床时的落寞,这一切配上她的理智,全都变成了让人心疼的遗憾。
她挽留了我很久,大概也很内疚吧。太突然了,原本一个星期的行程,连最后两天都坚持不了。现在对某某的讨厌之情大概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大可以等她回来,然后再商量,已经过了这么些天了,为什么临到最后,还是选择放弃她。现实,理智,大男子主义,装。以前的仰慕全变成了埋怨跟讨厌。任格有句话说得好,现在要是谁过去的话,他敢说一个不字吗。满眼嫌弃。他对我。至于我对他,大概是满心嫌弃吧。不值得。
陈俊林也挽留了我很久。
“你公交卡还在我这呢,里面还有50”
“没事,下次来再用”
“所以我就算是为了这50块钱也要再去趟上海是吧”
“下次用完再走”
“不敢,我怕你直接冲500”
“最多2000”
陈俊林是公交卡,是月饼,是正餐,是让人心碎的凌晨一点。
班长直接请了假,现在想来,还好提前让他请了假,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总怕他做出什么让我为难的事出来。最怕拒绝别人了。
周三是14号,是医院的一天,是中秋月圆的前一天。是睡了一觉又一觉的累,是最终走向一个人的孤岛,是神经衰弱,是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乐观积极。
是,最希望回上海,抱抱你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