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第6本书。
也是我看的是枝裕和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如父如子》。关于是枝裕和,其实最出名应该是他的《小偷家族》,因为拍成了家喻户晓的电影,但是至今我没有看过,我总觉得日本的电影总会把一切拍的很阴郁,其实看文字来说又不是那样的,文字总是能捕捉到一些细节和温馨的场面,但是电影的拍摄却压抑的不行,因此我不太喜欢日本的电影,就像不喜欢东京奥会的开幕式一样,也许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和图腾。
言归正传,还是来讲述一下看书的心得和理解。
首先是对于是枝裕和,不同于东野圭吾专注于悬疑类的刑侦类小说,是枝裕和更喜欢着眼于家庭,通过对家庭的某种情感捕捉、放大、再细化,虽然很平铺直叙的叙述故事,但看完总像是蚂蚁悄悄揪着自己的内心,那种感动随着回味变得越来越强烈。一开始,也许读者的情绪是平静的,到后来读者会被这种小而细腻的感情和故事所感染,这不论是《如父如子》还是《步履不停》都是如此。
其次是对于小说《步履不停》,内容已经场景很简单,就是一场因为大哥纯平每年度的祭祀。良多带着妻儿回到母亲家的故事。刚开始阅读,并不知所云,甚至有些无聊,描写良多与一位丧夫的女子结婚,而这个女子还有一位叫淳史的儿子,这样组成的家庭一同回家祭祀大哥。不是因为大哥,仿佛家庭聚会渐渐的少了。后来因为描写一些家庭场景,画面感逐步清晰,有对医生职业很执着的父亲,有喋喋不休的母亲,还有大姐和姐夫以及他们的儿女。主人翁是良多,也就是“我”。
回到这个家,良多的情绪是复杂的,一方面是不想被父亲看不起自己又面临失业,一方面是看到家庭中对纯平的想念,以及有些遗憾,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没有带着父亲去海标钓鱼,没有满足母亲的心愿买一辆小车……就是这些看似以后再做的事情,父母却等不及了,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在一切变得清晰的时候,父亲离世、母亲随后。这些场景如鲠在喉,目前的良多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女儿,学会了开车等技能,也只是在为人之父以后,然而对于父母却没有福气享受这一切。总是认为有时间以后去做的事情,原来是那样遥不可及。
拥有父母就是家,有时候自己在意的事情,比如小时候的误解、攀比等,对于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看似父母的不公平,其实他们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对于他们来讲一切都不足为题,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亲情的话题总是能得到读者的眼泪和共鸣,也希望自己越来越成熟,有时间就回家多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