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有围棋课。随跟着孩子一起学了一点围棋。手机下载的APP,每天和小朋友下几盘,还经常下不过。经过一番努力,现在和5岁的孩子能到一个水平线了,赢面已达50%。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围棋最终比的还是计算。计算快的,计算精确的,能赢(不讨论运气成分)。围棋规则明确,但千变万化,所以常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不明所以的,就输了。这就想现实中做事情一样。现实中的各方势力,会采取什么行为,别人会有什么反应。就像下棋一样。虽然规则略微模糊了些,但原理相同。
那些“成大事”者,要谋的就是这样的局,如果借助“客观规律”(就像围棋规则一样),实现自己的目的。凡事能想两步的人,比只想一步的人要占优势。如果能想三步以上,在现实中就是“高人”了。
可是,围棋规则明确,虽然变化万端,但只要用心,总能学会不少。而人的规则看上去要复杂模糊的多。简单总结的话,大概可以把人做事的动机分解为三大类:
其一,好恶。所谓好恶,就是一个人的喜好和厌恶。我就是喜欢吃鸡蛋西红柿,而他就是喜欢吃牛排。这个没啥理由。所以,选择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条件许可,人都是选择“好”,而逃避“恶”。
其二,利害。利害就是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物种。
其三,对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是对的,牺牲利益、甚至生命也无妨。有些人只问对错。对的就坚持,错的就反对。
大部分人都是这三种动机的组合。时而好恶,时而利害,时而对错。也有些人把利害包装成对错,就像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与别人辩论的人一样、就像单位里讲大道理的人一样。也有人把好恶包装成对错。
动机种类不同,最容易冲突。比如,找对象,年轻孩子很多时候看的是好恶,比如有没有感觉之类的,而父母看的是利害,如对方家庭背景、工作收入等等。这就是鸡同鸭讲了。更有个别人,找对象的时候,看的是利害,对方符合自己的条件了。等见了面,又只问好恶了。这就拧巴了。
最理想的是三种动机合一。人的行为就会勇往直前,不会犹豫了。现实从来就不完美。人生如棋局,从对弈中看人生起伏,多思考几步,对自己对朋友都有利。当然,这也是利害角度考虑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