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影》这个名字,确实对电影内容增添了几分兴趣,朋友也给我推荐这部电影,恰好10月份计划要看3部电影,在网上看了看介绍后,揣着期待走进了电影院。

想必大多数人在看过后,一定是一脸懵逼,不知道看明白了啥,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先说为什么意犹未尽吧
影片开始小艾在门缝处看外面的镜头和结尾同样出现这个镜头,然后故事戛然而止。小艾到底看到了什么?

影(邓超饰演的境州,下同)面对宫殿外忠于沛良的大将田战,还有沛国所有将士,都说迎接他的还是一场厮杀,最终影的结局只有死。
我觉得并不一定是这样,田战知道他的身份,他可能不服一个没有地位的人怎么配得上做他的都督甚至他的王,但影在所有人心里是大英雄,战败杨苍,收复境州的大英雄,他田战不可能在所有沛国将士面前动手杀大英雄,所以影宣布王已死,大臣跪伏拥戴影为王的场面同样也会令小艾目瞪口呆。
或许殿内死的王只是影子,真正的王在殿外……
这就是张导的故意留白,因为没有结局的故事总是最吸引人的。
——其次为什么看不懂呢
看似漏洞百出的情节,实则有很强的逻辑性,总觉得张导不可能留那么多明显的漏洞,却又找不到解释的地方。
影也就是境州,督都子虞,以及子虞夫人小艾是故事的一条明线。
-
子虞本来是想借影来打败杨苍为自己复仇,随着田战赢得他的信任后,他的欲望就不仅是要杀死杨苍,还要收复境州,更要成为沛王。一代儒将,因复仇的欲望,最终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
-
影只一心想着要和母亲团聚,早日完成任务,以求解脱,可最后母亲被子虞派人杀死,更要灭他的口,后被沛良派人救下,最后得以杀了子虞报仇,复仇的欲望和爱情让他想成为真正的都督,结果沛良作为一份大礼一并被他处理掉后,他的欲望就想要成为沛王。
-
小艾则是忠于子虞,但因女性特有的母性心理,她同情影的遭遇,在日久相处练琴练武中心意相通,产生感情,以及在欲望的驱使下给子虞带了绿帽子。其实在子虞心里,小艾本来就是要作为他复仇的牺牲品的。
亦真亦假是为影
当然仅仅凭借这条主线看的故事是漏洞百出的,而沛良,田战和公主青萍是隐藏的暗线。
-
沛良因影拒不弹琴开始怀疑他并不是真的子虞,随后和田战配合演了一出君臣决裂的大戏,一方面麻痹杨苍,让杨苍以为沛国再无大将,于是只留800士兵守城,给了沛良机会,另一方面田战赢得子虞信任,可以暗中调查子虞,最后找机会除掉子虞。
-
田战是一直忠于沛良的,第一次跳反帮子虞说话,第二次直接大殿之上不给沛良台阶下,跳反成功,赢得子虞信任,才有机会查到子虞的底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沛良知道境州城将要被破,以及沛良派人救下即将被子虞灭口的影,还有沛良派出的杀手,如何轻易地找到了密室。
-
青萍作为沛良的诱饵,沛良扬言要联姻服软,其实也是麻痹杨苍,可惜性格刚烈的青萍,并没有按沛良的套路来,最终搭上性命。
加上这条线索故事就都能说得通了。但我觉得张导并不仅限于表达到这一层面就结束。既然片名是为《影》,境州作为子虞的影子,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田战作为沛良的影子,帮沛良做事,也是故事的暗线;第三层的意思应该是境州一直作为子虞的影子活着,那他真实的自己必然就成了影子,而最后的结局要么他一直作为子虞的影子活下去,要么成为真实的自己,面对无尽的杀戮。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围城》,看似在写的是方鸿渐的婚姻之城,其实穿插其中的还有方鸿渐的事业之城,而钱钟书还要表达的第三层围城是方鸿渐的自我之城,期望得到别人认可,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模样,最终失去了自我。
张导在采访时说:做自己。我想他要表达的是这一层意思吧。
关于电影逻辑可以参考这篇影评:小艾透过门窗,究竟看见了什么?——《影》终极解读
最后我想说,王千源领舞领的真不错,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