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好友慧慧一心一意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我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挺不能接受的,
一个清新高雅的文艺青年,干嘛要去考公务员啊。
若干年后,经历过生活的挫折,职业的转换,再到结婚生子,离职创业......才渐渐看懂慧慧的成熟。
公务员的工作虽然谈不上激动人心,但给了慧慧可靠的保障和稳定的地位,不仅是自己心安,家人也多了一份心安。
除了工作之外,慧慧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学画画,跳拉丁,负责本地一个读书会,有了假期就带着娃到处旅行。
她说:我就是想要工作之外更加轻松,当初才想考公务员的啊。
想想真是这样,原来在国企上班的时候,我也是工作之余弹钢琴,学素描,现在创业了,自主时间更多了,却常常因为某种不安而没有心情碰这些。
当然,我不是劝年轻人去考公务员,如果回头再来,我也不会去考公务员,但这只是个人的选择,最关键的,是你能否认同自己的选择,安顿好自己的那颗心。
台湾知名的心理咨询师黄士钧博士有一本书叫做《做自己,还是做罐头?》,相对于“做自己”,就是“做别人要我做的”,社会期望我去做的,他给这样的行为起了一个夸张的代名词,叫作“做罐头”,因为罐头是工厂生产线大量制造的产品,每个罐头产品都差不多,也都安全地成为社会需要的东西。
做罐头很多人在做生涯选择时都会遇到这个困境,做自己,还是做罐头呢?
做自己,好像比较酷,但到底做什么呢?养不养得活自己?
做罐头,好像太无聊,但过来人说的也不是没道理,至少还好找对象?
如果我们将“做自己”和“做罐头”对立起来,那一定会纠结痛苦的,选择哪个都失去了另一个的好处。
有些选择做自己的孩子,换了好多份工作都没有安定下来,也没有存到点钱,觉得特别失败,对不起家人。
有些听父母话做了罐头的孩子,总认为工作没有价值,想辞职又缺乏勇气。
黄博士说,做了这么多年的专业助人工作后,他发现:让看似冲突的内在部分可以同时存在(并存),是照顾自己,也是对别人好的方法。
也就是说,自己和罐头,我们都可以做一点。
黄博士举自己的例子:
考大学时,他跟随社会的潮流,选择了电机系,做了个小罐头;很快知道自己不适合电机系,大三那年偷偷决定,要改学心理学,一直拿到了博士学位;拿到学位后,乖乖去当助理教授,又是符合社会期望的小罐头......
为什么要当罐头呢?因为罐头有存在的必要,这个社会是给大部分的罐头设计的,当罐头可以省掉很多对抗社会期望的压力,省下来的这些力气,他可以用来好好“做自己”,踏踏实实写文章。
慧慧也是省下力气继续她的文艺青年梦。
当年明月和刘慈欣也是在做罐头的工作之余写出了代表作。
不过后来,黄博士还是离开了学校讲师的职位,开创了自己的咨询天地,在各地做工作坊。
所以,做自己还是做罐头,不是水火不容的。当心里那个“做自己”的声音很大很大时,就勇敢地去冒次险,万一坚持不下去,再去做罐头也没有关系,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需要安全和稳定,这并不丢脸。当心里那个“做罐头”的声音更大时,就享受做罐头的轻松,轻松之外再做一点自己,也挺好。
最后,让我们一起做个和自我对话的练习,让两个不同的自己握握手吧:
“是的,我想做自己。”
“是的,我也想做罐头。”
“是的,这两个都是我。我渴望自由,我也需要安全,这两个都是我。”
“是的,这两个都是我,而我比这两个还要多更多。”
每当你内心有两个小人打架时,不妨停下来练习,去接受真实的自我,并且相信,你比这两个小人要大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