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古人讲的“冬练三九”,指的是练功。练武是外练筋骨皮,而练功是“内练一口气”,也就是练内功,特指静坐和站桩。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练功不是辗转腾挪,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按照一定的要求摆出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提肛舔腭等姿势,调节呼吸节奏,最后达到身热、经络通畅、胃肠蠕动等效果。
那么练功为什么要在三九和三伏天呢?这是因为冬至是阴寒发展到了极致、阳气开始萌动升发的时候,而夏至是阳气到了极致、阴寒开始萌动升发的时候。本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道家和中医提倡在阴阳交替、阴阳初生的时候静坐和站桩,这时候滋阴和壮阳的效果最好。就像我们睡子午觉一样,子时和午时就是一天之中阴阳转化的时候。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天地自然的规律,人体变化也是与天地同步的。隆冬时节,自然界的阳气收引,人体的阳气也是向内收引的;冬至以后,“太极动而生阳”,此时练功阳气生发、外界寒气收引,使气充于体内而不会耗散,所以容易聚气。此时练功要注意运动量,只能微微有汗,不能大汗淋漓,否则就成为耗气了。如果出现了大汗淋漓的情况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并在休息时立即擦去身上的汗水,换穿干衣服。剧动骤停、汗出当风、湿衣久著乃练功家大忌。因此三九天练功无论室内外都要注意防寒保暖。
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练功”方法,这个功古人称为“叫花子功”,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要饭的人在冬天往往因冻、饿而死,他们练这种功法,能使自己身体保持一定的热量。这种功法特别适合那些平时手脚冰凉、身体虚寒的人。
这个功法是这样做:选一个靠墙的地方,把脚后跟抵住墙角,然后慢慢地往下蹲,开始你蹲不下去,可以把脚后跟往前挪一些,直到最后逐渐能蹲下去。下蹲的同时要调整自己的呼吸,这时候你就会觉得身上慢慢发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习惯于蹲着吃饭,还有我们以前上厕所用的也是蹲坑,这种蹲下去、脚后跟着地的方法其实就是激发肾气的方法。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坐得多、躺得多,连上厕所都改用坐便器了,这种生发阳气的功能逐渐衰退,以至于出现了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所以大家经常去练练这种贴着墙角下蹲的功夫,有利于我们恢复阳气、保持身心健康。
按照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必定要经历一个生长壮老的过程。一般男性在32岁、女性在28岁达到顶峰,过后就开始衰退。在这之前,做一些剧烈的强刺激的体育锻炼能够激发潜能,增强体质,而在这之后如果盲目折腾,反而有损自己的身心健康。
感悟:
静坐和站桩,看来以后要练这个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