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09483/6873355279ecba18.png)
王粲,字仲宣,生于公元177年,卒于公元217年2月17日,东汉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且为七子之冠冕。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记载“(王粲)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是说他自少即有才名,有过目不忘之才,算术高、文笔好。《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还列举两件小事来证实。一件是“粲(王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还有一件事是“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在文学上,王粲是“建安七子”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现摘抄他所作的、人们传诵比较多的一篇《登楼赋》来欣赏。赋曰:“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我们诵读后,可以感觉到他这篇文章有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清丽、主题深刻等特点;这篇赋体貌高度精练,情思深厚丰腴,使我们能自然而然地感觉其意味深永,形象感人。
曹丕、曹植二人与王粲的交情也非常好。公元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北还途中病逝。逝世时,曹植作了《王仲宣诔(lěi)》,也就是现在的“致悼词”。曹丕还亲率众文士为他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