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有时候很好,日复一日的坚持,最后水滴石穿,实现质的变化。
习惯有时候也很糟糕,每一个习以为常的反应,却往往是习惯的产物,带来可怕的效应。
我常常意识到,有一种惯性力在操控着我,让我在每一次突发事件时按照着惯常的做法去做,并总是给他人带来伤害。即使我意识到这样并不应该。
昨晚,我和老公一起去扔垃圾,顺便带着女儿去运动。到楼下,聊起了自行车,自行车都没气了,该充一下了。老公反应了半天,想起来那天去吃夜宵的时候,自行车停在别人家门口,被人撞倒,变速器都被撞断了。
而这件事,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他说自己断片了。我是很生气的,这是我的自行车,我可以借给他用,但他要爱惜,有问题第一时间告诉我,我可以及时去修补。
但是,我想起来才被告知,每一次他都是这样处理事情,让我觉得既生气又愤怒,不珍惜,没有边界感。
而面对这样的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责备。当我很生气的时候,就会诉诸于语言,感觉有一股气掌控着我,不吐不快,不发泄不快乐。
那就骂咯。劈头盖脸地骂,狗血淋头地骂,还要扯一扯前因后果,再夹杂一些前尘往事,把这件事无限地放大,直把自己的那口浊气吐出来才行。这还不够,老公每次都是气呼呼地说别说了,我这气就更大了,像滚雪球一般,呼啦啦地滚啊滚的,所有的火力攻向了他的态度。
结果是两败俱伤。我这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老公呢,被我的火气攻得是血气上涌,难以辩驳。就这样,我们都是受害者,问题却不能解决。
冷静一点后,我骑电瓶车,他抬着自行车坐在后座,我们去修车。修车的地方还有点路,不好到达,干了一天活的老公还要使好大的劲把住自行车,也很不容易啊。老板帮我们捣鼓了很久才修好车,换了变速器,他也没收钱。
骑车回去的时候,意外的好骑,感觉比之前都好骑了。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件事,我生气的点在于自己的东西不被告知,不被珍惜。这和我从小的经历有关,从寄住在姑姑家后,属于我的东西从来没有被尊重过,因此我会特别在意自己的东西,我希望被尊重,希望被好好对待。更多一些,我也害怕未知的结果,害怕属于我的东西坏掉,怕失去它。
如此看来,习惯的背后是我内心所受过的伤害,是我的认知,恐惧,以及习惯性的责备。抱抱自己啊,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不是我的错,现在的我,我的一切也都会被好好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