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674977/e73d7922ea79d047.jpg)
* 2018年12月14日
天气: 雪
心情: 非常高兴
【今日三只青蛙】
1. 运动:滑雪
2. 工作:杂事清单
3. 学习:极光/薄荷阅读
□ 时间管理的核心是要事优先,80%的精力推动20%的主要任务 □
日本时间
昨日就寝 ☪︎ 1:46 今日晨起 ☼ 7:30
昨日午休/冥想/补充睡眠:1小时
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用“简、减、检”来对抗“忙、茫、盲”,自律才能自由!
- 运动 -
我今天走了 8460 步
# 我做好了什么事 #
1.极光单词171天
2.薄荷阅读237天
- 商学课 -
你去买软件,对方问:你要家庭版,专业版,企业版,还是宇宙版呢?听到这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奇怪,硬件,比如汽车,带不带高级音响,成本不同,价格当然不同。但是软件,所有版本,边际成本其实一模一样,为什么软件公司不干脆简单一点,只卖一个版本,定一个价就算了呢?
这就涉及定价策略里,一个非常重要,但是特别有趣,也很让人纠结的一个概念,叫:价格歧视。
概念:价格歧视
在理解“价格歧视”之前,我们要先理解另一个概念:消费者剩余。
一件商品成本10元,你最多愿意付30元,结果15元成交。那么成交价,到你的心理价位之间的差价,15元,就是消费者剩余。但同一件商品,B的心理价位20元,如果也是15元成交,那么这个B的消费者剩余,就是5元。
价格歧视,就是研究如何尽量吃掉消费者剩余,同一件商品,如何让A付出30元,让B付出20元。
核心在于:区隔消费者。
案例
软件公司为了区隔付费能力低的家庭,和付费能力高的企业,把边际成本明明一样的软件,自残掉很多功能,成为家庭版,让企业办公场景无法降级使用,并借此,向支付能力更强的企业用户,收取更多费用。软件公司,用自残软件的方式,区隔消费者。
航空公司规定,打折机票需要提前两周预定,并且不能退改签,并且有的航班还要经停。他们知道,商务旅行常常突发,无法提前两周确定;而且还会变动,不能退改签很麻烦;他们时间宝贵,经停难以接受。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打折机票卖给个人旅客,把全价机票卖给商务旅客了。航空公司用制造麻烦的手段,区隔消费者。
听到这里,你可能张大了嘴:真是无奸不商啊。但是,经济学认为,合法的价格歧视,其实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运用:价格歧视的三个级别
第一级,个体歧视,让每个人付出他能付出的最高价格。这种方式极其少见,通常通过讨价还价,拍卖等方式完成。比如电信公司拍卖手机靓号,腾讯公司拍卖QQ靓号,都属于此类。
第二级,销量歧视,买得越多越便宜。这种方式相反,极其常见,我们以前说的第二件半价,也属于此类。
我今天关键说说第三级:区隔歧视。这种特殊的价格歧视,充满套路。请允许我来介绍几种。
比如,地域歧视。鞋子,衣服,甚至汽车业,常在商品上做记号,给不同区域,用不同价格,发不同的货,然后督查,发现“串货”,也就是特供欠发达区域的便宜商品,被卖到发达区域,就对相关代理商严厉惩罚。
再比如,人群歧视。老人票、儿童票,是一种典型的人群歧视,本质是向掌握支配权的成年人收取更多费用。优惠券也是,让低收入阶层通过收集、保存、携带、使用优惠券这些复杂动作,让低收入人群付出低价格,而让高收入人群因为怕麻烦,付出高价。
再比如,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的歧视。电影院的上午场、夜场就便宜,下午场和晚场贵,就是把贵的票卖给时间成本高的人,时间成本低的,你可以早起或者熬夜。持有“青年机票”的旅客,可以等候即将起飞的航班,如果有空座位就能飞,没有就回去。给机会成本低的人低价,给机会成本高的旅客定高价。
小结:认识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一种让每个群体,甚至个体,付出他能接受的最高价的定价方法。它有三个等级:个体歧视,销量歧视,和区隔歧视,其核心在于如何把有支付能力的人找出来。
- 好习惯打卡 -
✔︎早起( 196/200)
✔︎睡前泡脚or洗澡(130/200)
✔︎睡前刷牙(177/200)
✔︎睡前日记(139/200)
✔︎每日洗头(74/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