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梳理一下在古典老师的专栏《超级个体》里这篇文章的感悟。里面谈到一个行为心理学的概念:“所有权依赖症”。
“所有权依恋症”指的是我们拥有的东西或者“知识”之后,对其珍视的程度会大大提升。比如在年尾的时候断舍离一些东西送人,在准备送出去的那一瞬间,就会觉得这件东西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结合“舒适区”来理解“所有权依恋症”,会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一个人呆在舒适区就像在温暖的被窝里躺着不想出来。在生活中很多案例:在认知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个人认知能力有限,对网络上的三四手文章,大多数会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是认知上的“舒适区”;在生活上,每天的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长期处于管窥状态当中,为了生活而生活,对所拥有的东西产生强烈的“依赖”,比如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跳出当前的“舒适区”,不再产生“所有权依赖症”?
古典老师给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清零知识、清零简历、清零能力、清零领域。
结合李笑来的专栏总结一下我的感悟,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放弃部分“安全感”。
人的天性中有一样是懒惰,懒惰看起来没什么“毛病”,但长期下来,人不仅会变得毫无活力,还会如行尸走肉般度过每一天。那怎么办?李笑来老师说过,放弃部分安全感,不用很多,一点点就够。比如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感觉生活像一潭死水,可以尝试给自己定一个微目标,像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写50个日的文章、每天读1页书,这些微目标一旦养成习惯,“舒适区”也就慢慢的远离我们了。不用太追求完美,先完成,行动过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慢慢地习惯了。
#有一个问题能让你放弃存量,彻底清零#5-1古典《超级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