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2月05日 甲辰年腊月廿六 周一
备注:Day812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梁冬说庄子》之《人间世》——《你会用心“听”吗?》
作者:梁冬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名言佳句:你在看文字的时候,是按自己的节奏在“感受”;在听音频的时候,则是在跟我们一起呼吸——只有同呼吸,才能共命运。
内容:“而听之以气”,就是你不再用意识去觉察这是什么声音,是贝多芬还是莫扎特的曲子。
当你不再有意识地去关注、觉察声音,然后慢慢地,你只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气球一样,一收一放,感觉自己随着整个空气当中的节奏在调整,一升一降。
当吸气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像充满了空气的气球:当呼气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像泄了气的气球。
所谓“听之以气”,我的理解就是去“感受”节奏和频率。
在看文字的时候,你用眼睛摄入信号,然后通过视觉神经和意识神经形成一系列网络,把它转换成某种道理和概念。
其实,音频《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传递的不仅仅是意识,还有频率和节奏。
你在看文字的时候,是按自己的节奏在“感受”;在听音频的时候,则是在跟我们一起呼吸——只有同呼吸,才能共命运。
许多时候,当你发现和一个人无法讲道理的时候,请记住孔子所说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把自己做事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甚至哭泣的节奏都调整为和那个人一样,你们自然而然就能够顺畅沟通。
孔子告诉颜回:“你在心斋的时候,要让自己的“频”与整个空气当中若有若无、有情与无情的众生达成共识,或者达成共振。”
悟:多年前开始练习瑜珈时让我感到最难的莫过于重新学习呼吸。
由于修习瑜珈必须使用腹式呼吸,所以要先忘记平时的呼吸习惯转而用新的呼吸方式从而让身体重新适应。
今天看了一本两个月前借给朋友看的一本书《她们》,初次阅读第一篇时感受到作者在多年后偶遇当初他“抛弃”的农村对象时,赶紧拉着儿子躲进路边旱厕的心虚窘迫,那时的我仿佛也身临其境目睹了那个脚趾能扣出个三室一厅时刻的愧疚不安。
读到《人间世》之《你会用心“听”吗》这一节立刻就有这两个画面甚至是带有声音的场景。
瑜珈的动作只是呼吸到位后而自然做出的,阅读时人的视觉和意识神经在交互作用下,大脑接受到的信息在重新整理分配从而形成新的道理和概念。
原来与人沟通时只要把你的节奏调整到与对方一致,那么共情、共识、共振就纷至沓来。
那么即使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若能专注地把所有念头放在“放空”这件事情上,去“感受”周围的声音。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听”,那么自己的频就能如孔子告诉颜回的那样“与整个空气当中若有若无、有情与无情的众生达成共识、或达成共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