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作者: 光泽叔叔 | 来源:发表于2016-09-25 22:51 被阅读223次

  最近开始接触《论语》。听于丹讲过,听樊登讲过,可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看过,说来好笑,一直自诩为喜欢阅读,竟然没有读过这么经典的典籍。

  回想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不都是正确的。樊迟问稼,孔子在樊迟走后说:“小人哉,樊须也” 表明了孔子不尊重劳动人民,那劳动人民出身的我们好像被语文老师在这句话说得与孔夫子阶级对立起来了。

  我们现在一听到“小人”这个词就与一些阴暗,负能量的词汇联系了起来,什么阴险,狡猾,心狠手辣,都是小人的标配。其实回溯回去,孔子在论语里面好像只讲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君子自然是道德高尚,有情怀的人,可是孔子所说的小人你怎么看都不像是奸黠害人之辈,孔子描述的小人其实就是我们普通的吃瓜群众,不一定有多崇高,但是却未必会作恶,伤害他人。明白了这一层,我对孔子言中的小人少了一分鄙夷,多了一分理解与包容。

  君子,并不是所畏的习得性“高尚”,而是思维方式的不一样而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一直是在做自己,遇到问题总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解决方法。小人总把希望寄托于别人,希望别人怎么样,遇到问题总是指责别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能在生活中体会到幸福与美好。所以你会发现,孔子绝粮于陈蔡依然可以淡定从容,安贫乐道。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很多人都觉得是忍受的事情,君子会当成享受,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在当下,懂得去体会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乐趣。这也是佛家所说的“正念”。

  有一部电影叫《入殓师》,里面的年轻人生活所迫选择了入殓师这个职业,给死人入殓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整天面对着尸体。可是这个年轻人逐渐找到了工作的乐趣,每一具遗骸的背后也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能够让这些遗体重新焕发光彩,逐渐让年轻人找到成就感。和死人打交道都能够找到乐趣,我们的工作能否发现一些可爱的地方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有些事情就是没办法,就是让人感觉烦,怎么都找不到趣味。当一个人努力之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开始悲观,开始接受现实不可改变,这叫做习得性无助。马戏团的大象就是在小时候被锁链锁住无法挣脱,当长大有力气挣脱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觉得无法挣脱。我们总是被问题所驯化,我们可不可以做一次自己的“驯兽师”?

  把自己对《论语》的初步感触写出来,多少有些“鸡汤”的意味。我们要是都去学习成长,学会去感受当下,学会去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别人又不去改变,我们不是吃亏了。总是让我们去接纳与成长,这不公平。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解释,求仁以得仁,又何怨?我们不就是想做个好人,既然做了好人,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相关文章

  • 求仁而得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最近开始接触《论语》。听于丹讲过,听樊登讲过,可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看过,说来好笑,一直自诩为喜欢阅读,竟然没有读过...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在想一个问题,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个词看起来很美好的一个词,对自己却是那么的远 每件事情在好的一方面之外,也会有坏...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用这句话当做《对财富说是》的结尾吧!也算是对自己的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思,回顾以往,也许这句话便是对自己...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一个亲戚向她家借钱,她们很爽快的借了,而且那时关系不错,看到对方有难,就帮他了。 但是一年了,还...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今天是5月份新一期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天。正好是五一劳动节,带娃去附近的江滩骑自行车,来回十多公里,很累,...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唉,想想真的有些不舒服。 昨天,做晚饭时,看手机有老朋友的语音。一听,是她问我“还写不写简书了?”“简书是个软件还...

  • 《论语》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如果依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别...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一

    1968年5月10日那一年我十岁,像往常一样,我上午背着二岁的妹妹一起去学校上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下午我再背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of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