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向《新序》卷4杂事4诗解1管仲知人桓公任贤劳于求贤逸于得人仁人

刘向《新序》卷4杂事4诗解1管仲知人桓公任贤劳于求贤逸于得人仁人

作者: 琴诗书画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17:27 被阅读0次

刘向新序卷4杂事4诗解1管仲知人桓公任贤劳于求贤逸于得人仁人国宝智士国器

题文诗:

管仲言于,齐桓公曰:垦田,辟田殖谷,

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

登降揖让,进退闲习,则臣不若,隰朋请置,

以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

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

置为谏臣.决狱折中,不诬无罪,不杀无辜,

则臣不若,弦宁请置,以为大理.平原广囿,

车不结轨,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也,

视死若归,则臣不若,王子成甫,请署以为,

大司马也.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者足,

如欲霸王,夷吾在此.夫管仲能,知人桓公,

能任贤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

管仲之功.经有: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桓公似之.知人善任.有司请事,桓公公:

以告仲父.有司又请,桓公:以告仲父.

若是者三.在侧者:一告仲父,二告仲父,

易哉为君.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

仲父后则,曷为不易;故王者能,劳于求贤,

逸于得人.舜举众贤,在位垂裳,恭己无为,

而天下治;汤用伊尹,尚,周成王任,

公,刑措不用,用众贤故.贤者公正.

公季成谓,魏文侯曰:田子方虽,贤人然非,

有土之君,君常与之,齐礼假有,贤于子方,

者君又何,以加之焉?文侯曰如,子方者非,

成所得议;子方仁人;仁人也者,国之宝也;

智士也者,国之器也;博通士者,国之尊故,

国有仁人,群臣不争;国有智士,则无四邻,

诸侯之患;有博通士,人主尊固,非成所议.

公季成乃,自退于郊,三日请罪.仁者爱人.

杂事四【原文】  管仲言齐桓公曰:“夫垦田刱邑,辟田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登降揖让,进退闲习,则臣不若隰朋,请置以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谏臣。决狱折中,不诬无罪,不杀无辜,则臣不若弦宁,请置以为大理。平原广囿,车不结轨,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若归,则臣不若王子成甫,请署以为大司马。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夫管仲能知人,桓公能任贤,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管仲之功也。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桓公其似之矣。

【注释】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四:

桓公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辩察于辞,清洁于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请立以为大理。登降肃,以明礼待宾,臣不如隰朋,请立以为大行。垦草创邑,辟地生粟,臣不如宁戚,请以为大田。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治齐,此五子足矣;将欲霸王,夷吾在此。”

【译文】

齐桓公向管仲问设置官吏的事,管仲说;“辨别清楚诉讼双方的言辞,廉洁不贪财物,熟悉人情世故,我比不上弦商,请您任命他为主管刑狱的官。升升降降,恭敬谦让,用明确无误的礼仪接待宾客,我比不上朋,请您任命他为主管礼宾的官。开垦荒地,充实城市,开辟土地,种植粮食,我比不上宁戚,请您任命他为主管农业的官。三子军已经摆好阵势,便士兵视死如归,我比不上公子成父,请您任命他为主管军政的宫。冒犯龙颜,极力劝谏,我比不上东郭牙,请您任命他为主管谏议的官。‘治理好齐国,这五个人就够用了;若要成就霸王之业,则有我管夷吾在这里。”

【原文】

有司请事于桓公,桓公:“以告仲父 [389] 。”有司又请,桓公:“以告仲父。 ”若是者三。在侧者:“一则告仲父,二则告仲父,易哉为君。”桓公:“吾未得仲父则难, 已得仲父之后,则曷为[390] 其不易也。故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人。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391] 无为,而天下治;汤文用伊吕[392] ,成王任周、邵[393] ,刑措[394]不用,用众贤故也。”【注释】

[389]仲父:春秋时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仲者,管夷吾的字;父者,事之如父。[390]曷为: 为何;为什么。[391]恭己:恭谨以律己。[392]伊吕: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393]周邵: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两人分陕而治,皆有美政。[394]刑措:亦作“刑错”、“刑厝”,置刑法而不用。【译文】

有关官员向齐桓公请示一件事情,桓公说:“ 将此事报告给仲父。”官吏又有人来请示,桓公还是说:“ 将此事报告给仲父”。这样的请示与回答一连三次。在桓公身边侍侯的人说:“一次是‘报告给仲父’,二次还是‘报告给仲父’ ,当个国君也太容易啦!”桓公说:“我没 有得到仲父辅佐以前是很难,现在有了仲父之后,怎么能不容易呢?”所以说,当君主的人寻求贤才是辛劳的,得到了贤才就轻松了。大舜举用了很多贤能的人,使他们各得其位,自己垂衣正身,恭谨律己,凡事不用亲为,就使得天下太平。商朝的汤王、周朝的文王重用伊尹、吕尚,周成王重用周公、邵公,结果刑法摆在那里都用不上,这是因为重用那些贤士的缘故啊。【原文】公季成[395] 谓魏文侯日:“田子方[396] 虽贤人,然而非有土君也。君常与之齐礼,假有贤于子方者,君有何以加之?”文侯日:“如子方者,非成所得议也。子方,仁人也。仁人也者,国之宝也;智士也者,国之器也;博通[397] 之士也者,国之尊也。故国有仁人,则群臣不争;国有智士,则无四邻诸侯之患;国有博通之士,则人主尊。固非成之所得议也。”公季成自退于郊。【注释】

[395]公季成:即魏成,又称魏成子、楼季,中国战国时期魏国政治人物,魏文侯的弟弟,魏驹之子。事见《吕氏春秋》《新序 ●杂事第四》。

[396]田子方:姓田,名无择,字子方,魏国人,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道德学问闻名于诸候,魏文侯慕名聘他为师,执礼甚恭。[397]博通:广泛地通晓,具备各种知识。【译文】

魏成子对魏文侯说:“田子方虽然是一位贤人,但并不是拥有封地的君王,国君您却常常以对待君王的礼节对待他,假如以后遇到一位比田子方更贤能的人,那您又要怎样去对待他呢?”文侯说:“ 像田子方这样的人,可不是季成你能随意评论的。田子方是一个有仁德的人,而有仁德的人是国家的珍宝;有才智的人是国家的重器;博通的人是国家所尊贵的。因此,国中有仁者,那么群臣们就不会争权夺利:国家有智士,那么国家就没有四邻诸侯侵扰的担忧;国家有博通的人,那么国君就会受到尊崇。这不是你季成所能议论的。”魏成子就自觉地离开了都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向《新序》卷4杂事4诗解1管仲知人桓公任贤劳于求贤逸于得人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pbbdtx.html